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打仗军队所建造的营寨,其作用也相当于战壕,而营寨似乎从有历史记载的那一天就出现了,所以这是个无从考证的事实。

    “这玩意儿我看还不如营寨好使,现在咱们跟他们处于同一层面,视野上的优势就没了。”

    杨军威有些不明白,有现成的营寨不用,却跑到营寨外面来挖这么一处看起来没用的东西。

    张野不仅放弃了原本就已经很坚固的营寨,而且还将战线向前推进了不少,现在的新战线位于林子的出口处,也就是说,在他们的面前是一片开阔地,而背后则是一片林子。

    从战术意义上来讲,这样的布局有利于防守一方,因为在打不过的时候,他们可以利用树林的掩护迅速的撤退,也可以利用树林的掩护来抵挡背后的子弹。

    “等到明天你就知道了,到时候你肯定会为此感叹的。”

    张野直接说道。

    大战在即,他也没精力去解释那么多,况且解释了杨军威也未必会明白,只有等到演练真正开始的那一刻,他们才能从现场的局势中明白这种部署的好处。

    忙碌了一整天的时间,夜幕开始悄悄降临,大营内并未派出人手前来查看,这也让张野多少有些郁闷。

    早知道会是这样的话,他早就直接下令开工构筑其他的防御工事,这样的话士兵们起码还能有半夜的休息时间。

    匆匆的吃了晚饭,张野下令全队士兵到第二道战壕处进行工程作业。

    第二道战壕的要求并不高,相比较于第一道战壕那近两米的深度而言,第二道战壕只需要向下挖掘一米左右即可,挖出的泥土置于前方,正好形成一个高约一米五六左右的遮挡物,士兵站立在战壕内正好够用。

    而第一道战壕,张野也只留下了三道口子,因为战壕深度为两米,这也就杜绝了对方会从整条战壕内跃出的可能。

    对方士兵即便是突破了第一道防线,他们也只能从张野事先预留的三道口子内出来,而这也给了张野一个反击的机会,集中火力瞄准三处口子,只要出来人就开打。

    一百五十多人,花了将近三个小时才完成这一任务,第二道战壕只有四百多米长,加上深度不深,所以速度倒是稍快了一些。

    稍事休整之后,张野开始吩咐士兵们背上之前准备好的桩子,到下午提前挖好的口子处将木桩埋下,然后又用铁锹将多余的土回填,用稍微细小一些的棍子将其夯瓷实,避免木桩出现松动。

    又用了大约一个小时,七百余米的正面阵地前已经被安插了数百根木桩子,平均每五米便有一个,尔后士兵们开始按照要求将铁丝固定在木桩子上,逐渐的行程铁网。

    其余士兵则用工具将下午剪好的倒刺安装在铁丝上,整个工程一直忙碌到凌晨三点多这才结束,随后张野又亲自检查了一遍所有的阵地,确认无误之后,这才回到了临时指挥部内休息了起来。

    明日一战事关重大,如果胜了,张野以及他的一队未来将会前途无限,如果败了,张野只能从头再来了。

    而从头再来的机会,也绝不会有现在这么方便。现在整个清朝能够入张野耳目的也就只有一个袁世凯。

    如果不是只有一个袁世凯可以让他选择的话,张野甚至都想自己单干。

    但是很无奈,资历不够,上面又没有人帮助自己,名不正言不顺,招个兵都没人会来跟你。

    而且又无粮无枪的,此时单干,那就跟孙文之类的人差不多了,属于那种纯磨嘴皮子的类型。

    虽然张野此时也有一些可以赚钱的法子,但自身的力量实在是太单薄了,即便是搞了出来,早晚也会被满清的那些蛀虫给弄走的,得不偿失。

    这半年以来,张野没少考虑自己的未来,难道一直要跟着袁世凯吗?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