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从徒弟刘阳和“宁安”宫王贵妃贴身侍女张喜儿从陕西咸阳大魏村带回三岁半的儿子王重阳之后,王道仙便将儿子寄养在结拜兄弟马觉的家里,马觉腹有诗书,为人信义。其祖先为汉代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唐末五代时,关中混乱,其先祖为避战祸迁居山东宁海州(今烟台市牟平区)。最后转至京都卞京。

    有一次,马觉去邻县贩卖丝绸,夜宿旅店时,看见了一位孝妇头戴白布,哭泣不止,其情凄惨,其状甚悲。

    围观中有个知情人说:“这个妇女,命中悲苦,刚出嫁不久,丈夫就去世了,她人虽年轻,但发誓不再谈及婚嫁,一心一意孝养公婆。近日公婆双双亡故,无钱埋葬,这位善良的孝妇意欲典身,为公婆置办棺木费。”

    一个旁观的地痞见孝妇姿色不浅,顿起歹心,想要将她纳为己有,无奈何兜里的银子不够。

    马觉听后不禁动情,仗义之心油然而生,他说:“平时在家,邻居病了,为借钱而来,我都力所能及给予资助,今天孝妇虽然居住离我甚远,但也堪比邻里,哪有见危不救之理?”遂慷慨解囊,拿出两捆丝绸当场送给了孝妇。当孝妇问及恩公姓名之时,马觉早已离去。

    马觉的一言一行,被同省濮州临泉县在此做货物转运的小吏王老志看在了眼里,老志追上了马觉,定要与他结拜兄弟。两人誓言:“深情厚谊c生死不渝,情同手足c敬重关帝(关公)。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

    马觉年长5岁是兄。老志自然是弟。

    晚上,那个地痞领人来到客栈,将马觉的丝绸抢夺一空。马觉没有告官,空手而归。

    其妻见马觉空手回来,问其缘故,马觉托词说:“东西押给当铺,放贷了。”

    后来过了大半年,盗贼因分赃不均,有人前来向马觉告发,马觉说:“我损失钱财事小,祸及众人事大。如果我去告发,按律,不知有多少乡邻,因连坐而遭殃,严重的还会处以极刑,与我的善心相违背。这里有二两银子,今天送给你,此事就算了结了吧!”来人赞声不绝,感恩谢去。

    他的言行被正阳祖师——汉钟离看在了眼里,一旁的徒弟吕洞宾问道:“师傅是否愿意收马觉为徒?

    汉钟离收起了自己的芭蕉扇对着徒弟说:“马觉道缘不深,未及他结拜的兄弟,全真道是度凡人成仙,而不是马觉这般仁义之人。”

    吕洞宾摸了摸后脑勺,他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由于马家行善积德,待人至真至诚,所以,马家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火。丝绸生意都做到了皇宫,那皇后c嫔妃等宫女,穿的哪件不是马家丝绸制成的裳衣?

    遭王松陷害之后,王老志整日是浑浑噩噩c稀里糊涂,他在大街上来回地游荡,碰巧遇到了像似乞丐似的汉钟离,汉钟离让他吞下了一颗丹粒,王老志随即是一阵疯癫,失去了记忆,而脑袋里替换的则是正阳真人给他灌输的卜算吉凶的道家本领。后来他又吞服了师傅给他的“记忆仙丹”想起了过去。因而找到了自己的结拜兄长。

    当儿子从陕西咸阳大魏村回来之后,他不是感恩戴德,而是怀疑喜儿和徒弟有了暧昧关系。为了不让儿子接近喜儿,他极其狠心地将重阳寄养在兄长家里。稀释喜儿与儿子的感情。

    马觉的三子马师扬与王重阳同岁,两人穿戴一样,马觉待重阳就像对待亲生儿子。

    且说,徽宗皇帝自从帮助“宁安”宫的懿肃贵妃——王氏说话了之后,皇后就派人注视着皇帝的一举一动,听说那道仙给皇上炼好了“龙虎仙丹”,皇后就给后宫里的嫔妃们认认真真地授意了一番。

    徽宗吃了“龙虎仙丹”,焖骚得难受,就找嫔妃们试试效果如何?却不知这些嫔妃全然没有过去的脾气,任由皇上咋地,徽宗只好发泄离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