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道长被贺知章一番贬斥,却不生气,他大声应道:
“贺监,贫道当尽力而为。”
贺知章年老体衰,史载天宝三年,他因病恍惚,乃上疏求还乡里,未几病逝,年八十六岁。
贺知章虽德高望重,还能大口喝酒,但对皇帝已经没有多大影响力。
张旭是“草圣”,书法开一代先河,不过,仕途却是不顺,金吾长史仅仅为一七品官儿,自身地位尚且卑微,更无向皇帝举荐人才的资历。
贺知章开口就要求这个嵩阳道长为国举才,显然,这三人中唯有嵩阳老道地位最为显赫。
史载,唐朝从建立到灭亡的290年间,一共有21位皇帝。这21位皇帝中,至少有5位是因为服用丹药后,因重金属中毒而丧命,他们分别是太宗c宪宗c穆宗c武宗和宣宗。
除此五位中毒而死的皇帝外,还有几位唐朝皇帝也曾经迷恋丹药。唐高宗曾于开耀二年服食丹药;武则天晚年服用过道士胡慧超的丹药;
唐玄宗也曾命道士在嵩阳观炼丹,续历代帝皇的长生之梦,而且玄宗炼丹十分专心,不但指挥炼丹师们动手,他还躬亲此事,身边还陪伴有一个“女冠子”:
太真道士杨玉环。
安史之乱退为太上皇之后,玄宗仍念念不忘金灶烧炼丹药之事,可见迷恋至深。
很多英明皇帝人一老,头脑就昏聩,晚节不保,令人扼腕。
“两位公子,贫道道号嵩阳,住在登封太室山下嵩阳观,现客居城南平顺坊内玉真公主的一处别院。他日有缘再会。”
嵩阳道长对李岑二人说上一句,笑了笑,也随即坐车离去。
嵩阳观,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
嵩阳观传至后世的有一个《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刻,相传立碑的时候,由于碑身碑帽立不起来,监工大臣因此一连杀了三个登封县令,六个领工头目。
一千三百年后,这个碑刻依旧存于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大门外西侧。碑文由当今右相李林甫亲自撰写,碑字由当世大书法家徐浩书写。
碑刻讲的是一个故事:
嵩阳观内住着一位道士,名叫孙太冲,道号“嵩阳真人”。他终日上山刨药,炼取仙丹,为人治病,疗效很好,声名远扬。
一次,唐玄宗李隆基身染重病,久治不愈。他听说孙太冲炼的仙丹很灵验,就派大臣到嵩阳观讨取仙丹。
李隆基吃了仙丹,疾病果然好了。事后,为了纪念这件事,李隆基派了一个监工大臣,到嵩阳观立碑铭志。
如果这个老道便是传说中的嵩阳真人孙太冲,那么他倒不全是一个净糊弄人的神棍,估计老道多少还有两把刷子,虽然他的长生不老丹绝对是个骗人不偿命的玩意儿。
盛王李琦在馨凝阁观赏雪棠的剑舞时,遇刺,险些丧身当场。
和亲公主独孤雨燕同遭刺杀,身中箭矢,伤势不明。
雪棠师妹二人拼死保护李琦和独孤雨燕,当场将刺客杀死。
这件事次日很快传遍长安城。百姓们议论纷纷,坊间各种传闻应有尽有,各种猜测花样百出。
长安城有日子没这么热闹了。
刺客已死,人们自然无从得知刺客究竟是什么人,也不晓得刺客为什么要行刺,官府一时更是难以查出刺客行刺究竟是个人行为,还是幕后另有指使之人。
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的想象力,很多人会运用逆向思维寻根究底:
如果杀死这二人,什么人会得到好处?
各路消息,包括一些从宫里传出的小道消息汇总后,事态似乎就有些明朗了。
皇帝让独孤雨燕和亲契丹,这就自然让一意出嫁契丹的皇太子妃小妹韦韵寒失去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