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仍住在洪口。不过三十团的团长政委都换人了,团长调去二十八团,政委调去十二师。二十八团的正副团长汪烈山和王建安来三十团任团长、政委。
汪烈山一来就带领三十团坚持在洪口镇搞军事训练,全团从投弹、shè击、刺杀到体力和技巧训练,连队互相进攻,一攻一守,从实战需要加强训练。
师长也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进行全方位训练,使红三十团更有战斗力。
第一节 调入红十一师
四川军阀田颂尧正在忙于军阀混战,眼下最让他上心的事莫过于和四川军阀争地盘,谁的地盘多谁的权势更大。
蒋介石为了尽快消灭入川的红军,对田颂尧委以重任,封他为川陕边“剿匪”督办,送去大量子弹、飞机和军费。
三三年一月底,军阀停止混战,田颂尧投入部队三十八个团有六万余人组成左、中、右三路纵队。
guó mín dǎng军队向川陕根椐地发起以左路纵队为主攻,中路、右路为助攻的三路围攻。扬森、刘存厚、胡宗南、刘茂恩部队也相机而动。
大兵压境,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徐向前总指挥提出“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以避实就虚,重点出击。
二月,通江成立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极大的鼓舞川北军民。当地青年踊跃参军,红军积极备战应对敌人的三路围攻。
二月中旬战役打响,侦察机在山头盘旋,老蒋送去的十八架飞机全部出动,敌军向红军阵地发起猛攻。
徐向前总指挥调兵谴将,将两个团布控于南江及三江坝沿线,两个团布控于南江及木门、长池一线抗击左路进犯之敌,另将一个师摆在曾口场等一线抗击敌中路和右路之敌。一个团摆放于南江的得胜山一线,防备扬森部队进犯。一个团防守在南江的碑坝一线监视陕南之敌。
红十师布控在通江麻石场、洪口场、竹峪关一线,防范敌人向纵深进攻,保护方面军总指挥部的侧后安全。
转眼已是春天,战士们几个月没有吃到一顿饱饭。敌军步步紧逼,后勤供应无法保障,战士们只能以野菜充饥。
部队向密林深处行进,春雨后地里冒出大片野菜,炎林顺手扯了几窝沾着露珠的野菜放进嘴里,一股淡淡的清香夹带着泥土味道。他回头喊道:“快过来挖野菜,味道还不错!”狗蛋行动最快,边拔边吃忙碌着。
眼下的guó mín dǎng部队也缺粮了,崎驱的山路要把粮食运上山,速度远跟不上,敌人进退两难,被红军一步步牵着鼻子走还蒙在鼓里。
红四方面军反三路围攻的计划是收紧阵地,诱敌深入,集中力量先打击敌人的左路,再一步步稳准狠消灭剩下的敌人。
偏不凑巧,炎林在这时得了一种怪病,高烧不退,头发掉得一根不剩,他神智昏迷毫无意识,最后连话也讲不出了,吃啥吐啥。衣服里长满虱子,满身都是小红点,也不知什么病,战士们围在他身边干着急。
“送医院吧,再晚恐怕人就完了!”指导员忧虑的说道,连长点点头背起炎林就走。
一个军医检查炎林的病情后悄声对医院政委说道:“这孩子不行了!没救了......”政委把老中医请来。
老中医很用心,得知炎林已神智昏迷几天不进米水,沉吟一下说道:“先开一副yào吃,救得活算他命大,救不活也没办法。”守在一旁的小战士一听这话都流泪了。
“老医生,谁不知道你医术高超啊!一定要救活他!”小战士哭喊着乱作一团。
老中医亲自带人上山采yào,指点战士熬yào,熬好一副又浓又臭的中yào,炎林连意识都没有了那还知道吃yào,看护捏着鼻子一勺勺给他灌下去,一连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