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9/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巧合:“怎么和城里谣言说的这么像?这也太巧了吧还没发生的事,怎么都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啊,我知道了,必然是樾国细作打算等他们偷袭成功了才开始在城里制造混乱,不过传递消息的时候大家没联络上,结果在城里的先传了谣言,这边偷袭的还没动手!”

    会是这样吗?程亦风和冷千山互望一眼:其实,对于敌人来说,里应外合,既攻击前方要塞,又扰乱后方秩序,哪里还需要讲究谣言是否合理?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现在也管不了这么多!迎敌要紧!”冷千山道,“程大人,我会率部死守,不过,也不知能坚持多久,请你速速回揽江城里去,带百姓撤离。”

    程亦风怔了怔:撤离?这是说揽江真的守不住?

    “揽江城防毁坏至斯,就算今日挡住樾寇,明日不一定挡得住。”冷千山道,“为今之计,只有放弃揽江——我们在此拖个一时片刻,大人去疏散百姓,留下一座空城,再和樾寇做进一步的周旋。大人还记得吗?之前咱们曾商量过,利用揽江周围的山林,摆个口袋阵。如果樾寇当真突破了大青河的防线,就把他们困死在揽江。”

    不错!程亦风记得,揽江西边是沟壑纵横的鹿鸣山余脉,东边是起伏的丘陵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南边则是怪石嶙峋古木参天的峡谷。这是一个天然的包围圈,只要军队藏身其中,敌人寸步难行。

    眼下只有寄望于此!他当即丢下笔:“我这就回去——今夜必定将百姓c粮草都撤出县城——不过我会在县城里等着将军的消息。”

    冷千山点点头:“我让严大侠跟大人一起回去,也带上修城的民夫们——日后在山林中和敌人周旋,多一个人就多一分胜算。”

    事情便这样很快定了下来。前来的帮助修理城防的一共有三千名民夫,樾军偷袭时有一百余人不幸遇难,其余但凡能走得动的,都跟着程亦风回县城去。他们中有的人惊魂未定,也有的人义愤填膺,听到身后的厮杀之声,便嚷嚷道:“樾寇欺人太甚,程大人,我们就不应该回去,就该在这里和他们决一死战!”

    程亦风只是勉强笑了笑:“以退为进,也可以决一死战。”实际他心中却是一点儿底都没有:揽江虽然只是边陲小城,算上左近的村庄,也有几万人口。今夜真的能把人都撤走吗?

    何况他还有一层更深的忧虑——上一次和小莫交谈,这个年轻的细作曾经以那么不屑的语气戳穿了他和冷千山的撤退之计,莫非樾寇已经有所安排?他们故意在县城散播谣言,让百姓惊慌逃窜,岂不正正打乱了有序撤离c游击抗敌的计划吗?念及此,不由冷汗涔涔而下。

    白羽音约略猜出他的烦恼,安慰道:“城里现在不是已经有那个吴云组织起民兵来了吗?细作再多,也不过就十几个人——最多几十个吧!只要整个揽江县城的百姓都团结一致,哪怕细作兴风作浪?”

    程亦风无法这样乐观,默不作声。

    白羽音怕惹他心烦,就不再说话了,静静打马前行。

    由于民夫众多,都是徒步行走,大队人马行进的速度非常缓慢,差不多到了黄昏时分,才终于来到了县城附近的小山丘。程亦风和严八姐商议,先让大家就地休息,顺便分配进城之后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谁人负责搬运粮食,谁人负责维持秩序,等等。民夫们此时大都明白,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倘若他们临阵脱逃,他们家中的妻儿老小就少了一分保护,唯有紧紧抱成一团,才可能度过难关。因此,大家对于程亦风和严八姐的安排都只是听从,并无异议。

    大伙儿赶了几个时辰的路,已经又饿又渴。不过因为行得匆忙,身边并没有带清水干粮,唯有派几个人去溪边取水,好让大伙儿润润嗓子,能一鼓作气翻过山去,进城打点撤退的事宜。白羽音为了亲手捧一瓢清水给程亦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