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一天,揽江城的老百姓像平常一样,听到大青河前线传来隆隆炮响。他们都没有往心里去。因为经过了一个月,大家只觉得这是“例行公事”。那炮声没过多久又停了。大家心想,应该是樾军舰船调头灰溜溜地回去了吧。

    他们不知道,其实,一场惨烈的战斗才刚刚拉开序幕——

    樾军八艘军舰,每艘都配有一门火炮,从河上气势汹汹而来。虽然不占地形优势,但揽江大营军需库既毁,火药c铅弹都甚匮乏,城上的火炮只向樾军发起一轮攻击,就再无法阻挡他们。士兵们不得不用弓箭御敌。只是樾军八门火炮不断发射,有时落在城下的石滩上,有时也打在城墙上,浓烟滚滚,碎石乱飞,弓箭又哪里有准头?对敌人没有丝毫阻吓作用。只是幸亏樾军渡河而来,不能装载太多弹药,不久也无法再发射火炮,双方才都演变成箭矢之争。然而就在方才樾军有炮火掩护的时候,已经有些士兵乘小舟登上岸来,朝城墙昨夜被炸毁的缺口攻了过去。楚军发现了,急忙派兵阻挡,双方在那缺口处短兵相接,一时血肉横飞。更此时,下游的河滩上不知从哪儿又冒出了一队樾军步兵来,顶着盾牌,直朝揽江城冲了过去。城上的士兵频频放箭,却对敌人造成不了太大伤害。反而,一旦箭矢的攻势分散了,那边樾军的舰船便又向河岸靠近。最后,还是有人去把早已被废置一边的投石机推了过来,将城上的破砖烂石投掷出去,才稍稍减缓了敌人的攻势。

    这样,双方以近乎肉搏的方式一直纠缠到了将近黄昏时分。樾军登岸的士兵几乎全军覆没,余下在舰船上的,看看似乎今日攻城无望,才调转船头驶回对岸去。楚国弓箭手一路用箭矢驱赶着他们,直到他们的船帆在暮色中难以辨别,才收回目光看河滩上的尸体——楚军也有百来人的伤亡,和樾军其实相当。

    程亦风一直在官衙里焦急地等待着冷千山的消息——藤原华那一众“嫌犯”,冷千山没来得及带走,都暂时关押在县衙的牢房里了。程亦风也没心思去审问他们。只是来来回回在衙门里踱步。

    不时地有人来报信给他。内容大同小异:仍在交战之中。胜负未分。依旧鏖战

    到天黑时,他已不晓得在衙门里走了多少个来回,就快在砖头上磨出脚印来了,才听到消息说,樾军退兵,方长长地舒了口气,要人沏茶来,坐下喝一口,只觉浑身酸痛,再要想站起身,已不可能。

    便僵坐着,听来人把前线的情形详细汇报了一番。越听越是心惊:以前两军对峙,谁也没有火炮,楚军仪仗地理优势,可以固守。后来双方都有火炮,楚军既居高临下,火炮又多,还不愁补给,自然又比樾军强些。但如今揽江军需库被炸,城防被毁,樾军却忽然多出数门火炮来今日虽然将敌人击退,但是明日c后日情况如何,还是未知之数!

    “冷将军有何打算?”程亦风问,“有什么需要我程某人做的?”

    那报信的只管报信,摇摇头,道:“将军只让卑职来告诉程大人一声,迟些他会亲自来见大人,还要提审那些蓬莱人。”

    蓬莱人。这边军需库被炸,那边樾军就变出八门火炮来——好像是编排好的一样。还都发生在藤原华等一众蓬莱人到访之后。实在让人不能不怀疑这些人是樾国细作所假扮。“冷将军若要审问人犯,何必他亲自跑一趟这么麻烦?”程亦风道,“我让衙役们押去大营便是。将军激战一日,也太辛苦了。”

    “将军说了,那些人诡计多端。”报信的道,“把他们关在官衙里,反倒比关在大营里好——否则一个不留神,还不知他们使什么坏。”

    这倒也是一虑!程亦风当下吩咐多多加派人手看管藤原华一行,自己则送走了报信人,也不回家去,在衙门里等冷千山来。

    冷千山直到后半夜才出现,仍然穿着战袍铠甲,上面血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