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贩子,东西买到了,我打算赶紧回去,你怎么办,我先送你回学校?”叶卫东买完东西就没啥心思了,也不想逛了。(

    “三哥,要不你先回去吧,我再逛逛,放寒假了,我也不在燕京呆了,晚上我上白云观和师叔告个别,明天晚上的票,就直接回崂山了。现在我去淘点东西,回去也好带给师傅。你就别管我了,走的时候我就不和你打招呼了哈。还有就是顺便代我祝叶老万寿无疆哈!”叶卫东倒是很潇洒,嘻嘻哈哈的就和杨凡之拥抱告别。

    叶卫东和杨凡之同在燕京大学经济学系读大四,现在刚放寒假。过年回来后,两人要一起到燕京财富证券实习三个月,那里叶卫东的姑姑是总裁。

    杨凡之卡里还有一万多块钱,这三年多来,除了大一第一学期的钱是师父给的,后来花的都是杨凡之自己赚到的。

    可能是由于自小习练道家心法的缘故吧,杨凡之不敢说具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但是至少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记忆力。通常一本书,当然不是工科类的书,他只要认真的读个三遍,基本上就背下来了。大学三年多,英语六级早就过了,现在就连西班牙语c阿拉伯语都很是精通。大三之后又开始学习法语c德语和日语,不过这几样都是二把刀水平。

    杨凡之的语言天赋确实没得说,学习的动力主要还是因为钱。大一的时候有次去秀水街闲逛,恰好遇到个老外不会说汉语,他就主动上去和老外搭讪。陪了老外一个多小时,人家给了100块钱。从此一不可收拾,一有时间就跑到秀水街,时间长了,还有商户主动帮杨凡之介绍生意。原本打算假期继续在燕京赚钱,没想到师傅让白云观的刘真人带个话,让他务必回去过年。

    “卖旧书了,全燕京最低价喽!过了这村没这个店喽!”旁边的一家卖旧书的地摊老板在卖力的吆喝着。

    这个摊位看起来和后面的店铺像是一家的,那个店铺都快被书填满了,散乱的堆砌了一屋子。从地摊一直到店铺门口都摆着旧书,杨凡之就蹲下来慢慢的看。

    眼前是一大堆的《康熙字典》,还别说别看这成堆的《康熙字典》,还都是成套的。虽然版本不一样,别管什么线订的c印刷的,都挺齐全。这是因为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大量的印刷,存世量巨大,基本上每个收藏家手里都有一套。摆在摊位上,基本上没关注的。

    杨凡之翻到了一套光绪20年印刷一共六本的《康熙字典》,保存的很好,基本上就像新的一样。“老板,这套书多钱?”杨凡之想给师傅买一套,崂山的藏书时期遭到了破坏,师傅一直缺一套繁体字的字典。

    “一本50,六本300!这可是好东西,大清朝的!”挺着大肚子的老板远远地看了看杨凡之的字典,心里想着,“老子花300块钱买了4三轮车的旧书,接近废纸价,哈哈哈,这个小伙子一看就是挨宰的货。”

    “老板不会吧,这个字典满大街都是,这又不是手抄的,是印刷的,我就给你100块,你卖就卖,不卖就算了。”杨凡之可不想当冤大头,这种字典潘家园有的是卖的。

    “兄弟呀,你看看这书保存的多好,你也别一口就咬死了,咱两个都让让。200块!要你就拿走。”老板嘿嘿笑着,边还端起自己那满是茶锈的大茶缸子。

    “那边也是这套,人家才卖150,算了我买那一家的吧,拜拜了您呐!”杨凡之假装不买了,起来转身就走。

    “哎,我说兄弟,别走呀,这样吧哥亏点,赚个人气,卖了!150您拿走!”一套字典赚回来一半的本钱,老板还是挺满意的。

    杨凡之捧着厚厚的六本字典,交完钱刚要走,看到老板脚下一大堆的字帖,既有暗黄色的线订本c也有小学生的临摹字帖,胡乱的堆在一起。

    杨凡之拿起一本现代版的印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