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6/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安在放下笔的时候,突然发现外边的日头。     想了想,便走出屋子,开始晒那些竹简。     很多竹简正反两面都刻了字,倒不是竹子不够用,游历千万里,路途中自然不缺遇到竹林。     只是有些当时读多了,就会发现许多道理,哪怕是三教百家学问的不同文脉,可有些在一枚竹简上成双成对的语句,还是有些“亲近”,儒教之内文脉不同,可依旧宛如嫡系,三教不同,仿佛近邻,三教与之外的诸子百家,就像是萍水相逢的江湖朋友,又或是多年不往来的远房亲戚?     陈平安在晒竹简的时候,拿起其中一枚,正面是一句儒家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反面是那句道家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只是这枚竹简比较特殊,陈平安当初翻阅佛经后,又以刻刀在竹简一面的旁白处,篆刻了一句字体稍小的佛家语,“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有一枚竹简,正反分别篆刻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和那句佛家的“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拿起后,默诵一遍,轻轻放下。     陈平安又拿起一枚竹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反面则是“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     最后陈平安拿起一枚竹简,正面是“哀莫大于心死,人死亦次之。”反面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秋高气爽,日头高照。     陈平安晒了所有的竹简,自己蹲在好似居中圆心的空白地带,双手笼袖,就这样环顾四周。     一直这么蹲着,等到日头斜照在山,陈平安才开始一枚枚竹简收起来,放入方寸物当中。     这么多上的道理,且放一放。     道理在上,做人在外。     这句话,是陈平安在骊珠洞天尚未破碎下坠之前,就已经知道的一个道理,而且不是从上看来的,是别人认真讲,他用心听来的。     陈平安刚刚收好所有竹简,就看到顾璨带着小泥鳅走来,朝他挥手。     陈平安关上屋门,走向顾璨,一起去往那座富埒王侯的豪门宅邸。     大门上张贴有两幅门神彩绘挂像。     陈平安看着它们,心中喃喃道:“挡得住鬼,拦不住人。”     顾璨问道:“怎么了?”     随即他有些埋怨,“你偏偏要搬去山门口那边住着,连像样的门神都挂不下,多寒酸。”     陈平安笑了笑,“吃饭去。”     到了饭桌上,才发现顾璨娘亲早早给陈平安和顾璨都倒了酒。     小泥鳅坐在顾璨身边,它其实不爱吃这些,不过它喜欢坐在这边,陪着那对娘俩一起吃饭吃菜,让它更像个人。     顾璨其实与娘亲说好了今晚不喝酒的,便有些担心,怕陈平安生气。     却看到陈平安已经拿起了酒杯,敬了婶婶一杯酒,不但如此,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抿了一口后,开始夹菜。     一顿饭,多是妇人在聊当年骊珠洞天的琐碎趣事,陈平安也没有一直沉默,会说一些如今龙泉郡的热闹。     其乐融融。     让顾璨喝完了一杯酒后,只觉得自己能够豪饮千百斤都不醉。     不曾想陈平安对他泼了冷水,“你年纪还小,哪怕如今是练气士了,乌啼酒也能裨益修行,还是要少喝,真高兴,就喝三杯。”     顾璨做了个鬼脸,点头答应下来。     妇人掩嘴而笑。     若是陈平安能够在这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上,多管管儿子顾璨,她还是很愿意看到的。     尤其是小泥鳅无意间说了那块“吾善养浩然气”玉牌的事情后,妇人独自想了半宿,觉得是好事情,最少能够让刘志茂忌惮些,只要陈平安有自保之力,最少就意味着不会拖累她家顾璨不是?至于那些绕来绕去的对错是非,她听着也心烦,到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