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辞华与王贤良同送一份节礼,这主意也是王辞华想着。锦缎的扇面,由王贤良画出一幅水墨江南,再题一词,王辞华则是将其绣在上面。
俩儿女双双呈上,这一下,就连王老夫人都道好功夫。王年昼一展开,词真意切,更显出他的德来。这一节礼深得王年昼的心,这扇更是随身带了,王兰华送的扇袋也是派上用处。王淑华本期待着王年昼能将荷包挂在扇上,却是未果。
那整一年,王年昼都是扇不离身,就是天气冷时,也要打开扇扇热茶气,旁人一见这锦缎水墨扇面已经是要赞,再一瞧那词,真真是好采。这一问,是一双儿女的节礼,儿还是纹筑书院年年优的,回头再来体味此词,可不是赞扬尔父行的吗?真是多亏了这扇面,王年昼是多得了不少羡慕的眼神。
而之后王夫人也只是随意敷衍了几件东西,王辞华与王贤良也是很平常的物件。两人的节礼早是在王夫人起床后就送了过去。
王辞华送的是白云蓝天的绣面屏风,配色针线都是上乘的,这可是王辞华计划了好久才绣好的。王夫人看着屏风,眼眶都红了,自家女儿的孝心真是让人动容。
“母亲,可欢喜?”王辞华笑眯眯地讨赏。
“哪里能不欢喜。”王夫人也是真高兴,不禁也点了点她的小鼻,令丫鬟将饰盒取来,从里面翻出一双耳环,是翠绿的叶片形状,正好衬了她头上那根迎春花的簪。
“多谢母亲,这真好看。”王辞华对着镜一照,红花绿叶,她自个儿也觉得喜气了。按着绣满的话,就是自恋。
王贤良送的是一本古籍,书页都是泛黄了,也不是什么众人都知的名人,但却是得王夫人的心,道:“没想到你这小小年纪,也是知道这位先生。他的著作流传于今不多,竟能被你找着。”想必是费了好些功夫的。
王夫人也从饰匣中取出一只看着普通,但实则并非平常之物的手镯来,也是笑道:“这是送你未来夫人的。”
王贤良欣喜地收下了。
除夕过后,就是走亲访友,结交稳固关系的时候了,所幸王老夫人因着前阵赵氏闹腾,断然拒绝了她的来访请求,让王家全府都松了一大口气。而本年评为优的只有两位大人,一位是李虎李大人,另一位便是王年昼了,作为串门的热选,王家看着是更胜一筹,不光是因为评选为优,还有其是纹筑书院的优秀,又在皇上面前露了脸,那王年昼也被皇上亲口夸了,谁都猜测他不日就将调回京城了。
王夫人惯常是不出面应对,林姨娘则是愿意代替王夫人行使这个责任的。王家早是备好了各种干果等招待夫人们,还有香甜的软糕和奶糖给各府的小姐少爷们。现下是放年假,少爷们也都回府来了,不过少数是愿意跟着母亲串门的,多是寻了好友一道出门玩。
王贤良倒也真不是那古板的小老头,他也是很愿意出门游玩的,只是王年昼不放行,有着这样一个能炫耀的儿,平素还都在书院见不着,此时不用更待何时。王贤良便万分悲苦的在官大人间寒暄,不断回答关于纹筑书院的问题。
王辞华可怜哥哥的境遇,但也爱莫能助了,哥哥啊,坚强些吧,挺挺就过去了。王辞华望着天,心想,她却比哥哥好些,但也真没好多。那几位夫人真是能说会道,你一言我一语,这茶都喝了盏,还不见说好的。
王兰华是个闷葫芦,就坐在一旁。王淑华却也不是耐得住性听话之人,但现下全是在炫耀自个儿家的儿女,王淑华正是被各家夫人夸的,便也是乖巧得坐在一旁没说要走。
那几位夫人说着儿女,其中一位夫人忽然神秘笑道:“前几日,我领着我家姐儿出门,你猜猜遇着谁了?”
旁边立刻有夫人问道:“是谁?你可别卖关,赶紧说吧。”
那夫人一笑,反而显得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