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然后,转身回去翻箱子了。

    安然手摸着被姐姐揉乱的头发,眼睛睁的圆圆的惊讶的看着姐姐,心里说:大姐这是抽什么疯呢,把我的头发弄乱了。

    安然把箱子里的东西一点点的全倒腾了出来。旧棉花套子,破衣服,烂被套,这些都是打假纸,做鞋子的好东西。

    这时候的老百姓都是自己做鞋,破衣服上边刷上浆糊一层一层的粘好,粘上3c4层,在阳光下晒干,然后比对着脚的大小,剪成鞋。,一层一层的叠放好,用麻线缝上,就是老辈子人说的纳鞋底。这时候的交通设备,汽车什么的很少,人们不管走亲访友,或者赶集办事都是走路,很费鞋。基本上一年一人最少两双鞋,这还得省着穿。一家十来口人单的棉的,就得做2c30双鞋。

    安心把这些东西叠在一起,卷成一卷,放到一旁,准备没事的时候,打上点假纸,做几双鞋子。接着往下翻,翻着翻着,就感觉手里的这个包袱很奇怪。这个包袱四四方方的,有棱有角,好像是个木头箱子一般。摸起来也是很硬,上边还有一道道的凸起,好像是花纹的样子。

    安心觉得很奇怪,记忆里没有这个包袱的印象。这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安心把格子纹粗布包袱打开,只见里边包着一个木制的箱子。箱子四方型,上大下小,顶部带有拱起的鼓腔,这是一个盖子。盖子下边是一扇对开的小门。盖子和小门都有黄铜做的锁扣,箱子的颜色是黑色的,由于年代久远,花纹上边的沟沟缝缝里一层灰白的尘土。细细观察的这个小木头箱子,安心的心里有了个答案:这是个早年间的古董,这个箱子的材质应该是紫檀,要说是什么年间的,有多大的价值,安心就不清楚了。

    安心能看得出是这个箱子个古董,还得拜前世中央台那档很有名的电视节目所赐。在前世那铺天盖地的收藏热中,安心多多少少的普及了一点古董知识。可是看的出,并不是看的懂。现在懂不懂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安家怎么会有这样的东西。据安奶奶活着的时候,没事就念叨,安家可是八辈贫农啊!莫非是安母娘家的?

    安心的记忆里,安母叫周雅兰,是个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什么亲戚。据说是周雅兰的母亲,也就是安心的姥姥带着周雅兰来到江城村落得户。来的时候就母女二人。安姥姥说男人死了,自己是个寡妇。因为婆婆嫌弃自己生了女儿,早就不满。后来男人死了,就更加的容不下她们娘俩了,把她们赶出了家。娘俩没办法只好来江城村找亲戚,谁知道亲戚早就死了,孩子也搬走了。没办法只好在江城村生活了下来。当时正赶上刚解放,正在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安姥姥就带着安母也就是周雅兰分了土地生活在了江城村。

    周雅兰没结婚的时候就是十里八村的一枝花,出了名的漂亮。可是到了24岁才结婚,也是当初出了名的老姑娘。因为安姥姥常年身体不好,离不开女儿照顾,人们都劝安姥姥给周雅兰入赘一个女婿算了,可是安姥姥说什么也不同意,就是要周雅兰嫁出去。谁愿意娶个带着老娘的媳妇?周雅兰就耽误了下来,直到安父说服了安奶奶,才把安母周雅兰娶进了家。

    安父从情窦初开就看上了安母周雅兰,可是看着周雅兰长得那么漂亮,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她。自己父亲早逝,家里穷,条件不行。长相算得上帅,可是有什么用,自己也没什么手艺。再也觉得周雅兰根本就不会嫁给村子里的人。后来,周雅兰被母亲拖累,一年一年的年纪大了,安父终于说服了母亲,上门提亲,最后把周雅兰娶进了门。

    刚结婚没多久,安姥姥的身体就不好了。安母回到家里衣不解带的伺候安姥姥。这一伺候又是两年,两年当中,安母就没有回过家。两年后,安姥姥终于过世了,安母才回家跟安父过日子,这才有了安心。

    安心想了又想,这只箱子肯定是安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