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海岸。1912年,卡尔莱默尔又合并了其他人的八家小电影公司。成立了环球电影公司。派拉蒙c福克斯c米高梅的母公司罗伊成立之初,都把重点放在经营连锁影院,环球与他们不同,成立伊始,就主攻制作影片。

    1914年,卡尔莱默尔在好莱坞北面买下了230英亩的地方以建立大型拍摄基地,1915年3月该环球影城正式启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环球公司的摄影棚都是好莱坞规模最大的。为了增加收入,该影城后来开始对游人开放,现在该影城主题公园已经像迪斯尼公园一样,成为了母公司环球的重要收入来源。有意思的是,许多到过洛杉矶的游客都以为好莱坞等于环球公司,因为在当地,大家把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俗称为“好莱坞”。

    在好莱坞,卡尔莱默尔以任人唯亲著称,环球电影公司里与他沾亲带故的有70多人,此后,他还力排众议,任命自己21岁的儿子小卡尔莱默尔担任公司的总裁。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自己亲戚用着是比较可靠,如果其中再有几个精明强干的人才,就更好不过了。但是,家族企业也有它天生的缺陷。外人在公司里即使再受到重用,依然会没有归属感,依然会自己拿自己当外人,从而不利于公司的内部团结,削弱公司的向心力。

    1925年,负责制片业务的总经理欧文萨尔伯格因为工资问题没有与卡尔莱默尔谈拢,平时又感觉自己在公司像个外人,所以当新成立的米高梅向他招手时,欧文萨尔伯格立马跳了槽。这件事给环球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因为米高梅在路易斯梅耶和欧文萨尔伯格两位强人的带领下,不久就取代了环球制片业老大的位置。

    李华龙看到卡尔莱默尔任人唯亲的资料时,他联想到了后世李华龙生活的时空,邹文怀离开氏电影公司,并自立门户。

    邵逸夫是一个重视人才的人,他挖掘了邹文怀这位大将,邹文怀担任邵氏电影公司的制片经理期间,实为公司的二把手,把邵氏电影公司做到了在香港一统天下的地位。

    若是邹文怀没有离开邵氏电影公司,可能到了八十年代,邵氏电影公司依旧可以香港影坛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邵逸夫却为了弥补不能给“红颜知己”方逸华名分,把方逸华拉进公司委以重任,间接架空了邹文怀。

    邹文怀一气之下,拉走何冠昌等一大批邵氏重臣。自立门户成立了嘉禾,从而结束了邵氏在香港电影界一家独大的局面,给邵氏以重大打击。

    两个不同时空的李华龙记忆融合在一起后,很多历史发生了改变,新生的李华龙创建了华谊兄弟影业公司。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成为了香港电影业的霸主,还有,他赶在邵逸夫之前将邹文怀招纳麾下,并给予了充足的信用。

    华谊兄弟影业公司是李华龙个人旗下私人产业,只有李华龙一位股东,但并不影响公司管理人员对公司有一种强烈的归属管,因为李华龙这个老板很公道,有能力的员工只要做出成绩,就可以升职加薪。而对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都能够获得丰厚的报酬,而且还愿意给信任机会,只有能力肯干总有出头的机会。

    在竞争压力下,小卡尔莱默尔劝说父亲开始收购和建造电影院,同时开始制作高质量影片,出品了《演出船》和《百老汇》这样耗资巨大的歌舞片。1930年,环球制作了公司第一部全彩色影片《爵士之王》。

    因为当时恰逢大萧条时期,所以恰恰就是这些高质量影片,给莱默尔家族带来了麻烦,高质量就意味着高成本。大片的拍摄很快遇到资金问题,最后环球不得不向银行贷款。

    到了1936年,因为无法偿还贷款,莱默尔父子不得不把公司拱手让人。环球第一次被卖掉。

    有了前车之鉴。新的当家人切弗卡丁不再拍大制作,转而只对小制作开绿灯。

    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