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想不到我们自己也能拍出来,许多老军人都看哭了。”

    不仅仅是张涵雨,包括张嘉一、廖帆等等,说起这段时光都不约而同地叫苦,但是就是这段辛苦的时光成了他们一生中最好的一笔财富。三位八一厂的导演们则说,“拍了一辈子的打仗片,等到拍《集结号》的时候才发觉,以前自己拍的那些东西简直是太粗略了,不过你也是没有办法,《集结号》就是烧钱,每天布置炸点,做爆炸特效的就有上百号人呢,而且还有真正的工兵在现场指导,救护车就在旁边,稍微不注意跑错了路线就是误伤要急救。”

    沈正辉看上去似乎最悠闲,实际上他本人的压力比任何人都要大,毕竟这一切最后的承担者就是他本人,经过好几部电影积累起来的人气和声望,如果最后一下子砸了,沈正辉虽然觉得自己在金钱上能够承担这个损失,但是这对于声望和事业的影响,是不可估计的。

    作为最后负总责的导演,所有的争论、意见虽然是大家发动脑筋想出来的,但是最后还是需要沈正辉被人来拍板,最后拍摄出来的东西虽然还在框架上依附着冯导演的东西,但是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东西了,沈正辉有时候也非常犹豫,自己的电影虽然说在人物和立意上还是新奇的,但是主题上完全是主旋律的东西了,完全不符合当初冯导想要表现人性的小资意图,这样的东西拍摄出来,不同于以往的电影,受众市场主要是中国大陆,到时候是不是能够被大陆的观众所接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在上映时间上,沈正辉已经尽可能地用先知先觉做了手脚了。

    有了顾问们的帮忙,文戏的进展很快,这帮年轻人已经被足够的磨练训练出来了演技,加上老军人们感同身受的熏陶,把握戏中人的感觉和情绪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战争戏的进展就要慢得多,毕竟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每一次开拍都要做足准备。沈正辉不愿意学习冯导的摇晃式伪纪录片拍摄法。在器材上,还不得不选用索尼的设备。

    不过整个片子的拍摄进度委实出乎沈正辉的预料之外,进展非常快,眼见快过年了。拍摄进度已经完成了快一半了。几乎可以肯定按照现在的进度。二月底就能完成拍摄任务,进入后期制作的过程,关于这些事情已经开始和香港、日本的公司接洽了。国内的后期制作水平还是太弱了一些。就在沈正辉处在患得患失之间的时候,王见胜来到了拍摄现场。

    这一次拍摄选择在东北地区,除了故事本身的需求之外,沈正辉还怀着某些心思,现场的群众演员每天都是上千人,这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剧组本身的开支更是花钱如流水了,因为保利的关系,当地的驻军也参与到了拍摄中来,不过至少表面上他们是不收钱的。剧组开拍一个月之后,突然接到了命令,当地省军区的司令要到剧组来,沈正辉正觉得莫名其妙,王安萍传过来了消息,王见胜要到剧组来视察。

    哪怕是一个退休的军委副主席,那也是了不得的人物,省里面的省长,副省长,秘书长也跟来了不少,连带着大军区都来了一个参谋长,一时之间剧组感觉自己像是熊猫一样被严格看管了起来。

    沈正辉自然不会自恋到认为这是自己散发了王霸之气,王见胜的到来也许只是他老人家心血来潮,也许是他的一种间接地表态,也许是出于对保利的利益的考虑,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位老先生到剧组来,就是给了沈正辉莫大的帮助,剧组的消息又能在报纸上刷上一段时间,同时日后电影过审估计也能够容易一点。

    王老将军本人倒是觉得自己的目的非常单纯,不过跟着他来的人不敢这么想。

    老将军先是一一接见在剧组的老军人老干部,这位同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的老将军对待这些老军人老干部特别亲切和蔼,几个老军人他还认识,他一一问了他们最近的生活情况,最后顺带着问了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