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试验设备当中最为醒目。

    设备齐全后,凌世哲就开始了试验。首先他先把两百斤土豆去皮后磨成“糨糊”,这个土豆“糨糊”必须非常茸才行,好为下一步打下基础。

    磨了三个多小时,凌世哲拿起勺子舀了一点出来,用手捏了捏,感觉“糨糊”中的土豆颗粒已经非常细腻了,于是把电动石磨机给停了下来。

    接着拿起水瓢,把桶里的土豆“糨糊”一瓢一瓢的舀出来,放进脱水干燥机的大漏斗里,“糨糊”全部装进去后,又拿出一个干净的水桶放在出料口下面,然后在水桶里面铺了两层保鲜膜。

    凌诗诗一直在旁边看他操作,看到这里她已经大概明白凌世哲要做什么了,于是也过来帮忙。

    当所有工作都准备就绪后,凌世哲启动了脱水干燥机电源。

    嗡!机器运转了起来!一边的分离出水口,水很快就流了出来,没一会水桶就注满了三分之一

    “要等多久?”三姐问道。

    凌世哲看了下说明书,“是全自动的,水份烘干了,会自动从出料口出来。”

    用土豆制面c制大米并非凌世哲在胡说,在后世的共和国,早就已经普及化了。

    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带来很多负面问题。以河/北/保/定开始,经石/家/庄c河/间,沿冀/鲁/豫三省交界线,南直河/南/安/阳c新/乡一带的不规则长形区域,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导致这片区域的水资源极度紧缺。

    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资源已经严重不足,但这一片地区种得又是需水量较大的小麦。

    这一地区的冬小麦生长期是从每年的九c十月份到第二年的五c六月份,前后长达八个多月。

    这么长的生长期,小麦对水的需求量算下来大概每亩需要六百多立方的水,使本来就稀缺的地下水资源更是雪上加霜,如果遇到干旱季节,则需要更多的水来浇灌。

    可水资源本身就不足。雨水丰沛的时候还好办,干旱时节城镇居民c工厂企业到处都需要用水,那里有这么水来供应麦田?于是年年干旱。庄稼年年歉收,成了当地的家常便饭。

    有鉴于此。国家意识到这片地区必须优化种植结构才能有出路。

    那么如何优化种植结构呢?土豆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土豆三四百毫米的降雨量地区,不需要灌水就能自然完成生长,而且产量还不低,而产量还不低,况且土豆生长周期很短,一年下来,土豆的亩产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农业专家经过详细的数据比对,发现土豆一生的耗水量只有水稻的十分之一。玉米的八分之一,小麦的六分之一,加上土豆的营养比大米c小麦c玉米等主食的营养还要高,还要丰富,于是土豆主食化成了国家的重点工程。

    但国家在推进土豆主食化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大的障碍,而这个障碍就是中国特有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引起的,中国人只会把土豆当菜,不会把土豆当粮。

    我们都知道东西方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不同,这个不同导致土豆作为主食在西方国家推广的很容易。但到中国就不行了,由于千年形成的南方米c北方面的饮食习惯,土豆特有的属性非常不适合中国人的就餐习惯。

    于是科学家想来想去。想到把土豆做成面,做成米,以此来保证国家土豆主食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如何做成面,做成米呢?简单,步聚有两个,第一个步聚就是先把土豆制成马铃薯干粉。

    第二步就是,在马铃薯干粉中又加入一定比例的面粉,然后加水调和,挤压成马铃薯面团。

    注意。马铃薯的分子结构与面粉有很大的不同,土豆里面没有面筋组织。因此很难戳成面条,其实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