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接下来姚崇又开始检视王县令留下的衣箱。他指着衣箱问道:“这些衣箱在以前检视时可曾发现什么?”

    一名衙役回答道:“这些是王县令的私人物品,而且在案发时箱子关着,并未打开,应与王县令被杀案情无关。我等打开一看,只是些衣物,王县令是我们的上官,我等不便翻看王县令个人私物,因此就直接又关上了。哦,但是大理寺的公差来看时,都打开看过,未发现什么异常,都依然严格按原样又一一放回衣箱之内了。”

    姚崇打开衣箱,都是些普通衣物,翻了两下,就不由一怔!

    姚崇发现:箱子里面的衣服虽然叠得也算整齐,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但却能看出一种不协调来——王县令的帽子没有放在所有衣物的最上面,而是比较随意地放在一件衣物下面!而按照儒家复礼的要求,儒生的帽子一定要放在所有衣物的最上面,而不能被衣物压在底下!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c可随意为之的小细节,对于广大儒生来说,这牵涉到孔圣人所推崇的礼制规定。象征着书生们的头应该端正向上,以圣人之训c周公之礼支配整个身体行为,而非身体其他部位支配头,这是非礼勿为c非礼勿信的体现。王县令也是科举出身,是一个从小接受儒家礼制教育的儒生,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很显然,这一定是有人在王县令死后翻动过他的衣箱,然后大致照原样把所有衣物放了回去。但这个翻动衣物的人肯定不是一个读书人,因此在放回衣物时忽略了这个重要细节!大理寺的高级公差久经大案,应该不会在一一原样放回的时候出现这么大的错漏。显然,并不是像那名衙役说的那样这里没有人仔细看过这些衣物,而是在大理寺公差检查之后,仍有人将这些衣物一件一件都拿出来检查过!然后才放回衣箱,还特意叠得整整齐齐,以便看起来似乎没有被翻看过!

    而王县令既然是一个性格温和细腻的人,生前又对自己的书爱护有加,连书页两角都专门用压角抚平折印,显然也就不会有扔书摔书的举动。而他那些书上书页中间破损c书脊摔裂的情况,显然是之后有其他人翻看检查他的书时所致。而大理寺的公差经历多起重大办案,怎么能这样草率地对待可能成为证物的东西。县令衙署又在县衙大院以内,外人无法轻易进出。所以显然,粗鲁地翻看检查这些书并留下破损痕迹的人,也很有可能是道林县衙的什么人。他们在着急地检查搜索什么东西,而这东西正是王县令生前留下来的。由于搜索者不知道王县令将那东西可能藏在了哪里,所以他们急迫地搜索了王县令留下的各个遗物,并曾经着急地翻看过王县令的书籍的每一页,当久无收获时又急躁暴怒地将这些书满地乱扔。

    不过姚崇知道,这个问题,问了也是白问,不会得到任何结果。这次踏勘现场的结果,让他更加明白道林县衙里确有内鬼。再把这个现象联系上张天涯等人装神弄鬼c阻止其他人随便接近县令衙署的做法,姚崇心里更加有数。他没露声色,继续检查了其他物品。当检查到外物的碗筷柜时,一拉开柜门,姚崇就注意到:几只碗碟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碗柜里的一边,另一边却空着,显得略微有点不协调!姚崇不由心生疑窦:如果王县令生前这个碗筷柜就是如此,王县令为什么不把碗碟都放在中间呢?右边现在空着那块似乎原来放着什么东西!

    姚崇仔细端详着这个位置,揣测着以这个空间原来可以放些什么东西。可是,凭空不能这样推断出来那里原来到底是什么。他转向众位衙役:“各位,这里原来放着什么东西?”

    众人纷纷摇头,都说自己原来很少进入王县令的衙署,也从来没看过王县令的碗柜,因此实在不知道原来放着什么。姚崇问张怀宝:“你身为衙役领班,应该能较多地进入县令衙署吧?”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