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琳的话与华夏名族固有的谦逊低调不同,是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抗争,何充训斥着自己的妹妹,王毅却觉得新鲜,在这个时代男子若说出一些话可能能成大事,女子在这男尊女卑的社会能说出这样不满足的话是很少见的。王毅这次开始打量起这位何家大小姐,身高也就和曹操差不多高,娇小玲珑,五官精致,也许是遗传了姑姑何贵妃的基因吧,王毅制止了何充的训斥,向何琳作揖说道,何小姐说的在理,如果没有人类的祖先与天地的抗争也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在下一时颓丧,何小姐还请原谅。何琳从小就是何进的掌明珠,极尽宠爱,所以何琳敢说敢做,又受到哥哥何充的影响,对世事政局有一定了解,何充从小正义耿直虽不受何进所喜,何进更喜爱像恶霸一样现居羽林军统领的大儿子何先,但何充却是何琳的偶像,何琳一直不愿自己的哥哥受到打击后颓丧,所以王毅说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何琳才会如此反驳。现在王毅亲自对自己赔不是反而让何琳不知所措,憋的小脸通红,不知该说什么,只是一个劲的摆手。何充见妹妹手足无措,赶忙打了圆场,三人都收拾心情继续赏花,何充与王毅越聊越投契何琳也乐得在旁倾听,王毅感觉向是回到了合肥军营,可以畅所欲言非常舒服,来到京城曹操的气度虽令人心折,但对何进一味的奉承让王毅不舒服,何进更是只会宫斗不懂民生的自私鬼,想来后面会见到的袁绍,张让等人也不会好到哪里,王毅倒是喜欢与何充这样的热血青年一起,但王毅记得史书和演义中都没有提及何进的子女,想来何进倒台后他的子女下场应该不会好,王毅想着若是何充真的成为灵帝的秘书说不定可以保命,王毅想到此便对何充说道,何兄,大将军安排你做尚书郎确实是为自己在陛下身旁亲信加一个自己人,但转念想想这也不失为一个机会。何充问道,是何机会?王毅语重心长道,大汉现在是多事之秋,朝堂,各地官员不顾百姓死活苛捐重税的压榨,陛下深居宫廷难以体会,身边十常侍又总领奏章批示报喜不报忧,陛下身边需要一位敢于报忧之人,经常让陛下警醒,但这样的人不仅需要仗义执言,还要有清醒理智的头脑,因为陛下听惯了喊话,所谓忠言逆耳,如何让陛下能听忠言就需机智的头脑,不然没有几天可能就被陛下砍头抄家了。
何充觉得王毅说的很有道理,自己虽然希望造福一方百姓,但若能影响到陛下,让陛下自而下进行改革那就不是一县百姓得到实惠,而是天下臣民的福祉。何充抱拳谢道,王兄所言极是,我这就去和父亲说,我愿意当这尚书郎。王毅赶忙拦住何充,说道,何兄,无需如此着急,适才你反对这个提议,现在又赞成,大将军会觉得蹊跷;;王毅并没有说下去,他觉得如果何充还需要提点,那真不必去做皇帝的秘书了。果然,何充拍拍脑袋,说道,是啊,这么快改变注意不是我平日的作风,父亲肯定会怀疑有人指点,府人多眼杂,定会怀疑到王兄身,是在下欠考虑了。此事一了王毅三人就不谈国事,只谈风月了,何充告诉王毅晚的饮宴还有自己的哥哥右羽林统领何先,自己的二叔河南尹何苗,八校尉中的袁绍和淳于琼。这些人都是何进集团的核心人物,何进长的粗鲁但多年的政治斗争还是让他在这耍了一个心眼,这种核心人物的酒宴只要王毅参加了,传出去王毅就默认是何进集团的人了,不过王毅并不在乎,因为直到何进被杀前一秒,何进的势力都是权倾朝野的,十常侍之所以能与何进对抗,不过是灵帝的宠幸,真正实力并不如何进,这几年合肥新军想发展壮大光凭地方支持是不够的,朝廷必须有人,这样才能将势力渗透到合肥以外的地方。
转眼天色渐暗,王毅与何充携手去找曹操赴宴,何琳终究是女子不便出席,就独自离开了。曹操走出浴房精神抖擞,看来刚才被服侍的很满意,曹操见王毅与何充如此亲近也没有惊讶,何府的男人估计只有何充能合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