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集市买东西回来,不巧下起雨来,便在道旁一座古墓的碑楼亭子下躲雨。

    大雨瓢泼,将四周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雨雾中,天地间只剩下噼里啪啦的雨声,仿佛世界只剩下他,和一座古墓。

    他环视着这座古墓,欣赏着碑上的书法和牌楼上的雕花,突然发现他不是一个人。

    这里还有一个人,不过是一个死人。

    他百无聊赖,竟心血来潮地顺手把那泥里摊着的骷髅捞了上来,一个人玩了起来。先是抓了把稀泥就糊人家一脸,还捏出了个嘴巴鼻子,捏完挺得意,还把自己刚买的枣子和大蒜往人嘴里塞了几个。

    “一个人在这儿寂寞吧?饿了吧?请你吃个枣子,再请你吃个蒜,味道怎么样啊?嘻嘻嘻嘻嘻……”

    雨声盖过了他猥琐的笑声,过客不再无聊,骷髅不再寂寞。

    雨停了,天地一片清净,避雨客拍拍屁股走人,只留下墙洞中一个被蹂躏过的骷髅头。

    几年后,怪事发生了。

    每天夜里都有个红彤彤圆溜溜的鬼火在村子外头飞来飞去。

    这只是普通的鬼火吗?不,因为没有鬼火会跟复读机似的一个劲地呼喊:“枣子好吃,蒜头太辣!”

    没有人知道它的叫喊是什么意思,但凡是不幸遇到它的人回去都会头疼脑热,生一场病。

    出场的台词实在太可爱,要不是他的yīn气害得别人生病,其实也可以作为旅游一景炒作起来的。

    “不会是那个骷髅在作怪吧?”当年村里那人听说了,顿时一惊。

    于是他回到当年那座古墓前,只见那倒霉家伙还躺在洞里呢,嘴巴边上还生了圈茂盛的红毛,跟一把大胡子似的。大伙儿便顺手将这骷髅给捣毁了,只听它还嘤嘤地发出惨叫,果然那妖怪就再没有出现了。

    记得《西游记》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吧?文里这个妖怪就算是个入门级的白骨精了,承受了一丝人的阳气,吸取了一点日月精华,仗着点本事就开始在人间捣乱。明清志怪里就有好几篇类似情节的故事,有位往骷髅嘴里撒尿的,和抱起骷髅对饮酒的就因此倒了大霉被鬼缠身,颇像是20世纪80年代香港鬼片的桥段。

    逝者已去,死者为大,对死者最大的尊重就是让其安息,不受打扰。至今港台地区和大陆老一辈的人都认为站在别人的坟堆上是十分不礼貌的,甚至可能引起灵界报复,对尸骨的亵渎更是不可取。

    论语说:“慎重,追远,民德归厚矣。”且不说有没有鬼这件事,从道德和人xìng上出发来说,尊重逝者不但是为了体恤生者的情绪,更是对生命的一种态度。对死者的戏谑,等同于对生命的放肆,既侮辱了别人,也侮辱了自己。

    申某,燕人,游幕于闽。夜与友斗叶子,局散,各归寝室。申至己斋,门扃闭,室中灯影煌煌。怪而自窗窥视,有一无首fù人,置首案上,双手理发。急返故处,见三友仍在灯前赌戏,骇述其异。邀众往视。众笑曰:“君何少见多怪,我等尽能之。”于是以手承颊,各摘其头,置几上。申惊丧魂魄,飞出衙中。天明贼至,阖署遇难,申独免。

    没有人见过死神的模样,因为见过死神的人都死了。

    燕人申公子却和死神擦肩而过,而他的幸运,正是死神带给他的。

    闽地的夜晚燥热又潮湿,年轻人总是会聚在灯下斗叶子,这是一种相当耗费脑筋的纸牌桌游,直到有人撑不住眼皮打架,各自回房就寝。

    夜更深了,园林中袭来的风带来一丝凉意,吹得申公子的胳膊上不由起了一阵鸡皮疙瘩。接着,他在自个儿的房门前停下了脚步。房门紧锁,里头却灯影憧憧,他倒吸了一口凉气,缓缓从窗中探去,这不看不打紧,一看差点儿把魂给吓飞了

    一个无头女子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