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敢!”那店伙计低声笑道:“我只是一片好意,原是为小兄弟着想。”虽然脸上含笑,但是笑容却虚伪之极。

    “哼,不劳你cāo这个心!”顾东篱毕竟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眼见这店伙计的嘴脸如此令人生厌,摸出一片金叶子晃了晃,喝道:“这个可够付一顿饭钱?”

    “够,够,”那店伙计脸变得极快,伸手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陪着笑哈腰道:“小的狗眼看人低,冒犯了公子,您大人有大量别往心上去,里边请!”

    这番做作倒叫人不好发作,顾东篱哼了一声不再多说,跟着那店伙计上了二楼,选了个临街的位子坐了下来。点菜时为了争回面子,一口气点了四凉四热八道菜,此外还有一道海味汤,一壶陈年佳酿。这看似赌气的举动,却正中那店伙计下怀,因为客人吃不了的剩菜,多是由他们分食,于是招呼得愈发殷情。

    等到菜上齐了以后,顾东篱才忍不住摇头苦笑,这么多菜哪里吃得了。不过既然已经点了,就索xìng放开肚子大吃一顿,权当是为这些日子的磨难做个补偿。就在他大快朵颐的时候,从隔壁一个雅间内忽然传出一阵低沉的箫声,声音低而纯净,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居然是已经失传的古曲《泛怀引》!

    《泛怀引》取材于上古传说,讲的是一对痴情男女的悲剧,其音调徘徊苍凉,悲切之中蕴含着不尽的柔情,乃是洞箫古曲中为数不多的凄婉之作。只可惜这首古曲太过哀怨,不大为世人所喜,早在百余年前就绝迹了,不想今日得闻。若不是曾听顾懒怀吹奏过一遍,顾东篱也听不出这首曲子的来历。

    那吹奏之人显然沉浸此道久矣,箫声婉转低沉,将原曲中离别相思之苦刻画的十分传神。可惜顾东篱心思单纯,尚不懂男女间的感情,所以不大体会得到曲中的情感,只是品味曲子的音韵。他本就对音律十分喜爱,加之箫声很有几分味道,不知不觉间几杯酒下肚,便有些醺醺然了。

    “咦,怎么错了?”听着听着,顾东篱眉头一皱忍不住自语出声。这一下,立时就显现出他的天赋,只听过一遍的曲子便能牢记在心,而且还能准确地察觉出错误,这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了。

    由于有了几分醉意,声音无形中便大了几分,传到隔壁箫声顿时停了下来,跟着门帘一掀走出一个中年男子。那人见说话的是个少年,不觉有些讶异,当即走到桌子跟前问道:“小兄弟,你说我错了,错在哪里?”

    “刚才那个音明明是水声,你却吹成了雾声,不是错了是什么?”在箫声中,高音称为“水声”,低音称为“雾声”,高音变成低音,自然是错了。

    “这怎么可能!”那人听顾东篱出语不凡,倒不敢小觑他,用一种商榷的语气质疑道:“莫不是小兄弟记错了?”

    “我绝不会弄错,是你自己学艺不精!”顾东篱跟随顾懒怀七八年,潜移默化之下也学到了乐圣的几分臭脾气,恰好此时又是酒劲上涌,话语间就不是那么客气了。

    “哦,难道说曲谱弄错了?”那人涵养极好,虽然顾东篱言语颇为无状,也不着恼,拉开椅子坐了下来重新吹奏。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将引起争执的那一段吹奏完毕,恳切道:“小兄弟你听,这里的雾声自然而然,一路下来可谓是水到渠成,若是换成水声根本就上不去,但不知你适才所言有何根据?”

    “给我!”顾东篱伸手到那人面前,那人微一错愕,跟着将手中洞箫倒转递了过来。

    “好一支古苍九节箫!”顾东篱接过洞箫擦拭了一番,这才放到唇边吐气试音,登时一连串恬静的音符响起。

    “小兄弟果然是精通音律之人!”那人一听便知深浅,当下整了整衣衫,凝神静听。

    第三章 故人

    按道理来说,顾东篱既未看过《泛怀引》的曲谱,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