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和,字君孝,东晋丞相,生于公元288年,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曾为司徒掾,后为主簿,迁太子舍人c车骑参军。公元335年,拜御史中丞,转吏部尚书。康帝即位后,进为尚书令,拜右光禄大夫c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公元351年去世,赐谥号为穆。
顾和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和母亲相依为命。五六岁的时候,他就知道刻苦学习,认真读书了。有一个目不旁视的故事,就是记述他学习时如何专心致志的。
顾和小的时候,经常在院内放上一张两尺高的小桌子,搬来一个小凳子,一个人坐在那里读书写字。他学习的地方虽说是在院子里,实际上院墙已经倒了,还没有来得及重修。外界的一切都随时会干扰他,但他不看不瞅,依然专心读书,好像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
小朋友三番五次地找他去玩,他都不去。后来,找他的小朋友急了,就在他的旁边玩,捉迷藏,摔跤,玩得很是热闹有趣,想以此引诱顾和一块玩,并且还不时高喊:“快来玩一会儿吧!这么热闹的场合,你怎能学得下去?”
顾和却依然像没听见似的,理也不理。后来,那些小朋友见他无动于衷,玩了一阵之后,感觉很没趣,其中一个大点的孩子说:“他如此认真学习,我们再捣乱,他也不会和我们一块玩的!”众人听了,觉得有道理,便一个个很失望地走了。
他的母亲出来问他:“你果真能做到目不旁视吗?还是回屋里去学吧!”
顾和笑了笑答道:“谈不上什么目不旁视。不过我知道,如果不想学,再安静的环境也是学不进去的;如果想学,再乱的地方也学得进。”
母亲放心地回屋去了。从此,有关顾和学习“目不旁视”的佳话便传开了。
顾和有个族叔,从小喜欢顾和。当他听到顾和“目不旁视”的事情后,似信非信,特地来看望他,并拿过他的书本进行测试,顾和竟有问必答,对答如流,有些该熟记的内容,他竟背得一字不差。叔父深信不疑了,不禁感慨万分地说:“此我家麒麟,兴我宗者,必此子也!”
第92单小女侠荀灌搬救兵
荀灌,女,生于公元291年(即晋惠帝元康元年),颍川临颍(今河南临颍)人。她的父亲名叫苟崧,世袭爵位,曾任襄阳太守,后擢平南将军,坐镇宛城,督江北诸军事,后封曲陵公。
荀灌虽为大家闺秀,但从小不喜欢红妆,更不喜读书,而喜玩枪弄棒。母亲多次劝导,甚至强行让她学习女红。她把手都扎破了,也不能入门。母亲拿她无法,只好由她去了。
父亲荀崧教她读书写字,她开始一学就会,但总是坐不下来。一天不让她习武,她便急得直哭。父亲生怕她急出病来,也就不再强其所难。
父亲的一个朋友说:“我看令爱是投错了胎,虽是女身,却是男孩子的性格。世上有史以来不乏巾帼英雄,你又何必将她硬锁闺房呢?”
友人一语,提醒了荀崧,决定顺其自然,遂其天性。父亲为她聘请了名师,专门对其传授武艺。由此一来,苟灌如鱼人海,如鸟归林,拼搏遨游,任意飞翔。几年之后,她便能飞檐走壁,枪法纯熟,在武学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加之她侠肝义胆,爱打抱不平,一个“小女侠”的美誉,便像春风一样,很快吹遍了宛城。
我国评剧有出戏,叫《荀灌娘突围搬救兵》,虽然情节有些夸张,但查阅晋史《列女传》,确有详细记载。
且说在公元310年,荆州一带有一个叫杜曾的官宦子弟,因受奸人诬陷而全家殉难,只有杜曾一人幸免。杜曾含冤无处伸,便铤而走险,广招盗匪,纠集流民,攻城略地,造起反来,自称南中郎将。这群盗匪,成分复杂,异常凶恶,每到一地,奸淫烧杀,无所不为,成为扰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