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好事不出门,丑事扬千里。潘冬梅偷人自然是丑事,于是就被当做公开的秘密四处传播,这栋楼里的一些年轻人当然就都晓得了。“你堂客应该改个名字,不应该叫潘冬梅,”一个年轻人嘲笑王向阳说,“应该取名潘金莲。”
另外几个年轻人就很快活地直笑。
潘金莲是著名古典文学名著《金瓶梅》小说里一个勾引西门庆谋杀亲夫的淫妇。王向阳尽管没读多少别的书,但是被视为的《金瓶梅》,他还是读过的,虽然读的是香港出的删节本,但起码知道潘金莲是怎么一回事。“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他瞅着这几个笑他的年轻人,问那个要他跟堂客改名字的年轻人说。
楼下有一家餐馆,是一个坐过牢的年轻人开的,名为“好好饭店”,他也是1958年出生的,说来说去与王向阳还是小学同学,虽然不同班。他开这个饭店,是为熟客开的,经常有年轻人在他店里吃夜宵吃到深夜。王向阳那天就是深夜打麻将回来路经这个好好饭店时,被这几个吃得半醉的年轻人大声叫住,并进行调侃的。饭店老板是个吃过亏而不愿意轻易惹事的人,忙走过来对王向阳说:“莫听他们瞎说,他们都喝醉了酒。”
那个年轻人打了个酒嗝,“我还没醉得那样糊涂。”他一口酒气地说,“你坐。”他指着一张靠背椅对王向阳说,“你坐,我们扯扯闲谈。”
王向阳一脸疑惑地坐下了,看着这几个他都认识的一天到晚在社会上乱玩的年轻人。“喝酒。我们先喝酒。”一个年轻人瞅着王向阳,“一醉解千愁,喝酒。”
王向阳有家有室有店子,当然不像他们这么愁。他轻蔑地一笑,“我不喝酒。”他找理由说,“我一喝酒人就不舒服,人就一身发软。”
“我们就是要你软。”另一青年开他的心说,“喝酒。是朋友就喝酒。”
王向阳急于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要他跟潘冬梅改名字,就看着他们说;“酒不喝,吃点菜可以。”
“给向阳哥倒杯酒,”他们中一个最做得人起的青年吩咐他的朋友说。当另一个青年非常听话地为王向阳倒了杯酒并放到王向阳面前后,最说得话起的青年端起了酒杯,“向阳哥,你又不是别人。我敬你一杯酒。你喝不喝?”
王向阳不愿意喝:“我喝不得酒。真的喝不得。”
“你看我不来啰?”最说得话起的青年盯着王向阳说。
“汪哥,你莫这样说。”王向阳客气道,“我敢看你汪哥不起?那不是吃了豹子胆!”
最说得话起的,在这些年轻人中有“领袖”意识的青年姓汪,长得魁魁梧梧,从小就爱讲狠斗勇,被这条街上的很多人都敬称为汪哥。汪哥端起酒杯,举到王向阳的鼻子下,“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肯给我面子?”汪哥瞪着他,他的目光是让王向阳有所顾忌的。“你说不定哪一天,会要我帮忙的。你信不?”
王向阳觉得这个人是可以在关键场合利用的,例如自己吃了亏,请他去打架,就可以把那个“亏”捡回来。“好,我喝一杯。”王向阳退让道,端起了酒杯。
两人碰了杯,彼此就把酒一饮而尽了。“够朋友。”汪哥说,“你给了我面子。”
王向阳不是要听他的这句客气话,而是要听跟着汪哥一起玩的那个青年解释,他为什么开口就要他跟妻子改名字,而且改潘金莲这个名字。“你刚才说那话是什么意思?”王向阳吐着一口酒气说,不安地盯着他。
这个青年正犹豫着是不是告诉他实话时,店老板开口了,“他是喝多了酒,开你的玩笑。”店老板说,“你们莫没事惹事。他们是天上一句地上一句的,信不得。”
王向阳更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汪哥,你说老实话看?”他紧张地瞪着汪哥。
汪哥一笑,打了个酒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