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993年大年初四,幸福街小学72届(中间停了一年学)六甲班的全体同学,搞了个加强横向联系的同学聚会。冯建军c李跃进c刘建国c张小英和何斌都去了。这个同学会是一个身在加拿大的同学回来后,花了大力气组织的。这个同学姓陈名中华,只读了小学,因成分不好(出身地主兼资本家)就没有读书了。他出国并不是他有什么本事,而是他无心插柳柳成荫。“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长大了,爱上了一个比他大五岁的姑娘,该姑娘的叔叔解放前就去了台湾,后来在加拿大定居,开了个中国餐馆,无后代,十年前去世时指定遗产由他亲哥哥的子女继承。该姑娘是家里的独女,自然就去继承了。陈中华也去了,一去就是十年。现在这个身在加拿大的幸福街小学72届六甲班的同学,回来了,自然就渴望与同学们相聚。这种渴望立刻就付诸到了行动中,联络了几个他在小学时代玩得好的同学,东奔西走,于是就有了大年初四的同学聚会。聚会地点安排在幸福街小学的校门前,时间是初四下午三点钟,然后一起去长沙市最好的华天酒家潇洒。

    幸福街小学离李跃进住的地方不远,步行不过十分钟就到了。李跃进对同学聚会兴趣不大,但冯建军却有点激动,从年前接到这个通知起,他的脑海就没平静过,他就在想穿什么衣服去参加同学会。他没有好衣服穿,可以说他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他不希望自己在同学眼里一副寒酸的形容。他身上的衣服没一件式样好的,都是烂便宜的货。“我没有一件好衣服。”大年初二的那天,他垂着头对李跃进说。

    李跃进知道冯建军从读小学起就是个面子观念很强的人,“你穿我的衣服啰。”

    李跃进瞅着他,“我反正是这样子,随便。”

    “你也没好衣服。”冯建军看他一眼说。

    大年初三的下午,李跃进口袋里就揣着一千块钱,和冯建军上街了。可是很多个体户服装店都关了门,最后两人在一家国营商店里看了半天,选了件呢子大衣,又买了条灰色的裤子,还买了条红黑两色的格子围巾,这才有了外表焕然一新的冯建军。李跃进知道他这一身打扮不是为别人,而是为已远离他而去的张小英。当大年初四的中午,冯建军站在穿衣镜前,一件件地穿上,并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地搬弄自己的头发时,李跃进站在背后肯定他说:“你跟‘五四’青年一样。味道蛮好。”

    他们到达母校的门前时,很多同学已站在那儿等了。“冯建军,”有人这么叫他。

    “李跃进?”有人看着李跃进判断道,“哎呀,你们都变得不认得了。”

    “你们好。”那个组织这次同学聚会的口袋里揣着加拿大护照的陈中华跑上来说。

    “哎呀,冯建军!你现在在哪里发财?”刘建国一脸不含糊地走上来瞧着他,身上的质地柔软的羊皮夹克,在金灿灿的阳光下闪着高贵的光。

    “我有什么财发啰。”冯建军一脸冷淡地说,眼睛却盯着站在那儿没走过来的张小英。张小英也看见了他,但没走过来。他感到那张美丽的脸上有红云,那片红云是为他的到来升起的,就跟月亮是为夜晚升起一样。

    “你现在搞什么?”刘建国注意到他望着张小英,忙问。

    冯建军把眼光放到刘建国脸上,就仿佛是把刀子架在刘建国的脖子上似的,使刘建国脸色都白了。他没回答对方,目光又移到递烟给他抽的陈中华身上。“谢谢,”他对陈中华一笑,“你现在是外国人了,加拿大华人,好过啰。”

    这时周老师由几个男女同学前呼后拥着从校门内走了出来。原来这些同学都随周老师走进母校参观了一番。周老师己经退休了,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着,好像爬满了千足虫似的。“周老师!”冯建军走上去同周老师打招呼。

    周老师也看见了他,“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