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冯建军就在发狠向前赶,刘建国和李跃进也拼命想往前赶,为此,他们顾不得那么多,开始向违法的路上跑了。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要发财,还能按部就班,等待财神爷上门施舍吗?有些人干了一笔政府三令五申禁止的什么事,就大赚了一把。又有些人干了什么事,结果也发了。过去违法乱纪的事,大家都害怕干,现在干违法乱纪的事的人渐渐多了,而且确实能让人一下富起来。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为钱死,鸟为食亡,就是这个道理。这批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年轻人,个个身上具备着“造反派”的气质,当年的造反派是造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反,造当权派的反,现在的年轻人是造这个社会的反,与法律作对。胆子却是“文化大革命”中练出来的。

    “文化大革命”培养了这代人,不过他们不是上辈人浇灌出来的“葵花”,他们身上曾经有葵花的迹象,但现在他们不屑于做“葵花”了。他们现在是任何人的话都不相信了,他们只相信自己,只相信钱!信仰和理想也随同所学的课本知识一样,一点不留地还给了教育他们的老师。他们的鼻子就跟狗的鼻子一样,在这个社会拼命嗅着,寻找有着铜臭气的地方。

    冯建军终于就嗅到了。提供这种铜臭气味给他的,是渴望能成为百万富翁的王向阳。王向阳有个表弟,在省军区开车,车经常跑广州,运送一些这样那样的物资去广州,又从广州军区运一些什么东西回来。王向阳的表弟是个油条兵,自然就有违法乱纪分子找他套近乎,希望他能把洋烟从广州顺便带到长沙来。军车过关卡是不接受检查的,军车运的是军用物资,任何关卡都无权检查。这是各大小关卡都知道的道理。过年边上,王向阳穿着呢子大衣到冯建军家里拜年,两人坐在炉子前烤火时,王向阳谈到了他表弟。

    “你抽这么高级的烟?”冯建军接过他的烟抽着,“这是什么牌子的烟?”

    “希尔顿,”王向阳大大咧咧地说,“我表弟从广州带来的。前几天到他家去拜年,他给了几包这样的烟给我抽。这种烟抽起来好有劲的。”

    那时候冯建军虽然赚了些钱,但不过是抽七毛钱一包的长沙烟或九毛钱一包的白沙烟。“这好多钱一包?”冯建军抽了几口,觉得很过瘾,便问。

    “三块钱一包。”

    “你表弟是做什么的,抽这么高级的烟?”

    “做什么的?是省军区开车的解放军。”王向阳说,“他有什么钱?几块钱一个月的零用钱,都是他开军车,给一些个体户带烟,别人留下几条外烟给他抽。”

    “军车带烟,这不犯法?”

    “军车过关卡又不检查的,”王向阳说,很神气地吸口烟,“我表弟说,关卡一看见是军车就自动让路了。我表弟说,好多烟贩子都打军车的主意。因为军车安全。”

    “一包希尔顿烟能赚好多钱?”

    “我表弟说,在广州希尔顿卖两元四角一包。”王向阳伸长了脖子,“批发就更便宜点。我想一包希尔顿,少说也要赚五六角钱。利润不大,哪个会去冒这个险?这毕竟是冒险,跟运气赌,赌运气。下的赌注是自己。”

    一包希尔顿可以赚五六角钱,那一条希尔顿就能赚五六元钱。那天晚上,王向阳走后,他睡在床上,抽着烟,眼睛盯着天花板想:我卖一包飞虹烟或大庆烟才赚两分钱,卖一条飞虹烟才赚两毛钱。我要卖三条飞虹或大庆烟,所赚的钱才是卖一包希尔顿赚的钱。他妈的,那有什么搞劲?他想不开了,他觉得便宜让人家占去了。

    “赚钱要走捷径呢。”他对来玩的刘建国说,把头枕到被窝上,“现在好多走私洋烟的人,个个赚了大钱。别人卖一包希尔顿,可以赚六角钱,我卖一包大庆烟才赚两分钱,你看有什么搞劲?要赚大钱,靠老老实实做生意,一辈子都发不了大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