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受反噬,他只能选择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相反,如果他一旦选择退让,那些被曾经被他伤害过的人就会蜂拥而至,然后把他撕成碎片。所以他不敢退。

    这种不敢退的人就是宠辱若惊的人,每天都战战兢兢,但却又只能咬牙硬挺着,这种表现就是我们说的放不下,也可以算做“贵大患惹身”。

    所以,做人还是不要做太多坏事,只有行得正,坐得端,才能问心无愧。

    患字代表的是担忧c忧虑等意思。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成隐患。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人为什么会担忧?

    人活着离不开衣食住行,而衣食住行又牵扯到其它各个方面,比如家庭收入c房子大小c邻里关系c社会是否安定等等因素。

    人们总在担心自己吃不饱,穿不好,怕生病,怕危险怕活不下去。

    不止担心自己,还包括自己的儿孙c家族c国家等等。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有一个身体,我们所担忧的其实主要就是如何让我们或我们的后代可以过得更好或者活得更久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那么多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寿c能够永生一样。

    能不能永生我们不去管,至少到目前为止,医疗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寿命比过去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在普通人眼里,我们存在的标志就是我们的身体,如果没有了这个身体,就代表这个人不存在了。

    所以人们怕死,怕自己不存在,于是就有了“宠辱若惊”这个词,往小了说是我们担心我们的上级对我们不够好,往大了说担心的是这个天地不能让我们活得更久。

    如果我们没了这个身体,还担忧什么呢?

    于是又有人说:生前应当及时行乐,死后管它洪水涛天。

    如果每个人都是这种想法,那我们干脆把人类或整个世界毁灭得了。

    所以说这种人说话很不负责任,只适合做枭雄。

    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让我们放下生死c放下恐惧,努力做到“宠辱不惊”。

    事实上,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往往会把生死看得很淡,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的目标,其它的东西都很难对他造成太大的影响。

    这其实又回到了第一章关于有欲和无欲这个概念。

    一个专心致致的人眼中只有自己的目标,不达目标不回头,这叫“有欲”,而且很强烈。

    但是当一个人心中只有一个目标的时候,其实他的心思是最纯的,这种人在进入状态之后就是我们所说的忘我境界。

    忘我也是修行者努力追求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思维最活跃,效率最高。而这样的人我们其实也可以称:他进入了“无欲”的状态。

    那如果有一个人进入了这种状态,并且他的目标是当一个好官或者好皇帝,然后愿意为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人或为全天下的人服务呢?

    例如包拯c岳飞c毛 主 席c周总理等这样的人。

    我想,之所以他们会成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就在于他们把自己的得失c生死看的很淡,然后全心全意的为自己的子民去服务。

    圣人也一样,他们无欲无求,一心为国为民,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这个社会或世界。

    这样的人连自己的生死都不在乎了,他还怕什么呢?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身体生病了,我们可以吃药,身体不够强壮,我们可以煅炼。

    如果把天下(国家)看作是身体的话:政策不够完善,我们便把它完善;国家不够强壮,我们就让它强壮;有祸害国家(身体)的东西,我们就除掉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