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无为真的只是代表无所作为么?

    很多人只看到了无为这两个字,却很少有人去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关于无为的解释是:无为而无不为。看过之后还是不太明白啊,这些人怎么总是喜欢画圈儿呢)

    道家讲究顺其自然,也有说自然而然的。

    自然而然或者顺其自然都是为了保持平衡,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无为同样也是为了保持平衡,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风箱是空的,里面是空气,那么空气的特性是什么呢?

    有学问的人会说空气无色c无味c透明c流动等等,学问更高深一些的人会把空气里所含有的各特成份也指出来。

    那么对于数千年前的人类来讲,空气有什么特性呢?

    很多人也许会说:那需要回到千年之前,要不然都是猜测,所以不要跟我提什么古人的理论,你又不是古人!

    没错,我们跟古人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跟古人却又有很大的共同点——百姓。

    不管社会怎么变,百姓们该种地的还是在种地,骂脏话的还是在骂脏话,所以很多民间的传说c俗话就是古人的痕迹。

    那么对于古人来讲,空气是什么?

    一个字:空!也就是虚无。

    虚无的东西有什么特性?

    不动!

    因为我们看不到,摸不到,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不动的。

    但是我们都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具有流动性。

    因为只有空气流动才会有风。所以理解成不动很明显是错误的。

    那么,如果把空气放在一个很小的箱里呢?

    一个闭封的箱子里,空气是静止还是在流动?

    风箱其实就是一个闭封的箱子,但是却多了一个可以活动的功能。

    也就是说我们拉动手柄时可以让里面的空气进行流动。

    这就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含义,并不是什么无限啊无穷的。

    一个风箱可以人为的造出风来,那么天地之间的风又是如何来的呢?

    这个问题就有意思了,不同的知识层面的人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没上过学的人会说本来就有,普通人可能会说空气流动,学历高的人会讲温差c热 胀 冷 缩以及洋流变化等等。

    这些是现在人类的认知,而对于古人来讲,这些词是没有的。

    所以老子用了橐龠(风箱)!

    不管这天地之间的风是怎么来的,但是一定是有某种能量有操控,就像风箱一样。

    事实上,现在的我们都知道地球外有很厚的大气层保护着,也就是说大气层就是地球的外壳,这个外壳里面的情况跟风箱有多大区别呢?

    这是表面的意思,也是大家看得到c听得懂的东西。

    而另一方面,老子借用这种现象,想让人们明白动和静的关系。

    我们不去拉动风箱,他就不会有风,天地如果没有动能的产生,同样不会有风,那么社会呢?

    对于这个社会,圣人的意见是不要过多的去干涉,只要能保持社会的平衡,这个社会就不会出现动乱。

    用前面提到的句子“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来解释:

    正因此货难得,所以想拥有却无法拥有的人起了盗窃之心,这时候如果我们只是弹压,只阻止人们偷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让难得之货更加难得,起盗心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高明,这便是“动而欲出”。

    如果不贵难得之货,人们没有理由去争c去抢,因为此货毫无价值,那么谁又会起偷盗之心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