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西街是一条杂货街,这里到处可见卖工艺品的小摊,各色各样的特产琳琅满目。傣锦,东巴挂毯,永胜瓷器,斑铜工艺品,挂玉,银饰等各种特产极具民族特色。远处还发现有几个英国人在东瞧西看,嘴里不断的发出惊呼声。
陆铭也不禁一乐,这座小城里近几个月来,越来越多的人涌向此处,已有些拥挤的感觉。一些很有特色的小吃叫卖声,还有茶楼传出的那高谈阔论声,如一幅古典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回到军营时,却发现门口的卫兵正和俩个女子在吵架,走近时发现其中一个是张小桐,陆铭很是奇怪,她们跑这里来干什么?
给卫兵还了个礼后,陆铭转头问道:“张小姐,你们这是?”
张小桐早看见过来的是陆铭,脸上有点微微泛红:“是你啊,我和蓝蓝是来报名参军的,可他们竟不让我们进去。”
陆铭一楞:“你们要当兵?不过我们不招女兵啊!”这俩女子都是大富人家出来的,看那穿着就知道,这就怪了。
张小桐有些气脑的回答:“你们不是招那军校的教员吗,我是报医护专业,蓝蓝是电报专业。难道女的就不能当教员?再说你们也没说不要女的,我们去那边可他们说要上面批准,才找到这里来的。”
陆铭看她那小脸气的通红,辩子一甩一甩的样子,很是好笑,憋着脸点头:“能,当然能。能得到二位的加入,肯定能大大的增加教员的力量。我这就叫人帮你们去说。”
看她俩那高兴的样子,陆铭也笑了。正准备进去,想到刚才那个想法,就停下来问道:“你们知不知道工艺品加工的地方在那里最多的?”
张小桐点了点头,“这我知道,还别说,你还真问对人了,我身边这位家里就是做这个生意的,他们那里我有去过,全村都是匠人。”
陆铭大喜,看来这位小桐桐还真是他的贵人啊。没想到随口一问,就有结果了,这叫什么来的,嗯,得来全不费功夫。“你们都有空没?能不能带我们去那边看看呢?”
俩人低语几句后,张小桐对陆铭点了点头:“可以,蓝蓝也正好要回家。不过你得记住你欠了我个人情。”说完咯咯的笑了起来。
陆铭看到张小桐笑起来的样子,有些呆,这小娘皮还真迷人,有点祸国殃民样子啊。看来路上不会寂漠了。
陆铭叫了些人后,就和她俩一起去了一个叫中和村的地方,离这里有40多里。还好有俩个女孩子在,一路谈笑中,不知不觉就到了。
中和在这一带算是最大的村庄了,有近千户人家。家家门口或摆着各种各样的粗胚,或是晒满了绣布,有些家里还不断的传出打磨声,蓝蓝用那糯糯的声音道:“这里就是中和,我家在东头边的第三家。”
一群人来到蓝蓝的家里,门一推开,里面出来一个40多岁的汉子一看见蓝蓝,就破口大骂起来:“你,你还知道回来啊,这些年算是白养你了!你看看你,一个女人家的东跑西跑的,像什么样子!”
蓝蓝全名叫蓝眉,很小就寄养在上海的外婆家里,这几年才回来。本来家里打算叫她帮忙一些生意上的事,可她对这些没半点兴趣,听说要招各种教员后,离家跑到好朋友张小桐那里去了。
张小桐狠狠的盯了蓝老爹一眼后,急忙上前安慰起大哭的蓝蓝来。陆铭也急忙上前解释起来。得知道这些人的身份后,蓝老爹大惊,忙着重新见礼。
这时期老百姓还是非常怕官的,陆铭看这一家人那战战兢兢的样子,急忙换了个话题:“蓝大叔,听说你们这一带都是专门加工和生产这些工艺特产的?”
看到陆铭和气的样子,慢慢安心的蓝老爹急忙点头回答:“是啊,这周边十多个村寨全是以这个为生的,感谢这段时间县府的政令和匪帮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