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回忆思考一下赈灾细则,如今离雪灾之时也不过两月有余,是时候该准备了。
这一写,就到了天蒙蒙亮的时候。
“小姐?”绛朱一醒过来,就看到她家小姐仅披着一件衣服,就站在书桌前专心致志地写着什么,不由得吃了一惊。
“小姐您都起了怎么也不叫奴婢呢。”绛朱连忙披上衣服,去摸了一下茶壶,是凉的,顿时急出了一额头的汗,小姐这样若是着凉了可怎么办。
谢长宁毛笔顿了顿,随后撂在了一旁:“我睡得不好,又何苦再折腾你呢。”说着,将那张宣纸拎了起来,吹了吹。
“小姐您快把衣服穿好,这寺中可不像府中暖和,您这样八成是会着凉的。”
谢长宁将宣纸折好,收了起来。就着绛朱的手,将衣服穿好。此时,传来了轻微的叩门声。
“小姐可醒了?”正是宿在了隔壁禅房的浅碧,她估摸着也是时候了,就来敲门伺候。
绛朱忙不迭地推开门,果然见到浅碧拎着一个茶壶,还冒着热气。
“小姐起来后也未曾叫我,就这么平白地受了会儿寒,浅碧你赶快给小姐倒杯热茶,我去为小姐打水洗漱。”说完,就慌慌张张地跑了。
谢长宁看了,不由摇头失笑。
梳洗完毕,却又被通知,现在主持依旧没有空接待她。谢长宁不由沉思,究竟是什么事情,竟让江阳王妃母子如此缠着主持。
又在禅房中窝了一个时辰,打听到江阳王妃和世子还在主持那里,她终于忍不住想要出去溜溜。
这灵音寺中其实冷清得很,刚刚入冬,满山的枯树。唯有后山有一片枫林,还算有些许看头,抱着这样的心态,谢长宁直接就一个人去了后山。
半山的红叶一直铺到了视线尽头,地上还铺着厚厚的一层,忽然看到这般景象,谢长宁心情也好了许多。
顺着小路一直走,谢长宁记得这里有设凉亭可以小歇,果然,转了两个圈儿,就看到了那座掩在枫林中的凉亭。她长舒一口气,踩着厚厚的枫叶走进了亭子。
“还是外面空气清新,让人舒畅啊。”坐下之后,谢长宁先是感叹了一声,又将那小册子抽了出来,仔细阅读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情好了很多,看得也格外快。
“长宁表妹。”突兀的一声。
谢长宁被吓了一跳,抬起头来,就看到了戚洵。一袭漆黑的袍子,负手而立,端的是玉树临风。
“怎么是你?”谢长宁愣了愣,她真没想到,不是说江阳王世子在主持那里么。
听到谢长宁这么问,戚洵心里酸了一下,还是柔着声音开口:“为什么不能是我?”
“没什么。”谢长宁挪开视线,不再去看戚洵,每每看到戚洵,她就难免有些心理不适,“真没想到这么巧,会碰到表哥。”
“长宁表妹,你到底为什么要躲着我。”戚洵眸子暗了暗,他想不明白,以前他们一直玩得很好,可是现在,她明显是在躲着他,不想见到他,他要是再看不出来就真的傻了。
谢长宁抿了抿嘴唇:“那你为什么又要非娶我不可呢。”戚洵这样的好儿郎,尚公主都没什么问题的,又何必整天盯着她谢长宁。
“我们青梅竹马,我以为你能明白。从小到大,我都对你”戚洵欲言又止,母亲总希望像谢长乐那样的姑娘嫁进王府,可是,她又怎么明白,他恰恰是不喜爱那样的姑娘的。他的王妃应当如谢长宁这样,聪明机智,勇敢。
“表哥,我问你。”谢长宁转过头来,认真地看着戚洵的眼睛:“如果你把长乐娶回去,你会怎样待她?”她心里有些发紧。
“我对长乐,一直都只有兄妹之情,对待她就像个小妹妹一样,如果将她娶回去,大约依旧是如此。可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