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夫人温和说道:“我看这孩子挺好,就把后罩房最好的那间屋子收拾出来让她住吧。这两月让她跟着你学规矩,学好了再来回禀。振晔还在养病,就不见她了。你领着她下去吧。”
匆匆的见过邱夫人一面后,杨初月就跟着韩启家的到了后罩房。这间屋子中规中矩,但比起杨老三家的破屋已经好上了许多倍。不多会儿来了一个婆子给杨初月量尺寸,说要给她做嫁衣,顺带多做几身衣裳,在邱家不能穿得太寒酸。
杨初月穿着她那件旧衣裳在府上住了几天,韩启家的教了她几天的规矩,包括走路说话端茶送水,囊括了方方面面。杨初月上辈子就是乖学生,虽然天赋不高,但胜在勤奋。
韩启家的教她的那些东西她能记住,但不能立刻学会,初学时多问老师总错不了,杨初月有不明白或是不懂的地方,就不停的问韩启家的。韩启家的被问得有些心烦了,但看在杨初月刻苦努力的份上,又是个没什么见识的乡下丫头,就耐着性子教她。
杨初月学得有板有眼,韩启家的看了终于露出了一点笑容来。杨初月的嫁衣做好了,是大红色的。想到自己这辈子早早的就嫁了,杨初月觉得不可思议,尤其是她上辈子作为一个年近三十的大龄剩女。
不过没有电视剧里那些凤冠霞帔,没有整个宅子都贴喜字挂红绸红灯笼,冷冷清清的不像是办喜事。韩启家的说夫人小姐还有少爷现在都病着,婚事不宜大办,加上她现在年纪还小,用不着太奢侈。更兼这婚事是为了冲喜,也不用太隆重。
杨初月上辈子加上这辈子第一次结婚,就这样草率的嫁了,心里难免有些失落。虽然她没梦想着风光大嫁,但也不用这么冷清寒碜。但眼前的事实如此,她对不能向邱家任何人抱怨诉苦。喜堂上坐着的只有邱夫人,正堂贴了一张大红色的喜字,燃着一对高烧的红烛,她那比她大了八岁的少爷相公没出现。
邱夫人说他现在病重不能起床,就让杨初月和他的衣冠拜堂。杨初月只是冲喜的童养媳,对这门本来就不公平的婚姻没多少期待,见了也没说什么。和少爷相公的衣冠拜了堂,韩启家把她领回她住的后罩房。
这间房子收拾了一下,稍微布置得有一点儿喜庆的样子。杨初月坐在床上,透过纱窗看外面冷冷清清的院子,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只怕未来的日子,比她想象中的更不好过。
天刚亮杨初月就起床了,新作的衣裳也送来了,料子普通,样式普通,但都好过在杨老三家里的一切。杨初月来这个世界八年,已经习惯了早起,这样可以睡懒觉的日子她也没抓住。敬过茶后,邱夫人吩咐了一下府上的事。
现在府上的人有:护院一人,帮忙打杂的家丁一人,扫院子做杂活儿的婆子一人,厨房做饭负责采买的婆子一人,伺候夫人小姐的丫环一人,伺候邱振晔的小厮一人,加上帮忙管家的韩启家的,一共有七个下人。
邱夫人说府上的人手不够,杨初月先跟着韩启家的学做事,每月给她半吊钱的月钱。杨初月行了福礼,表示知道了。从今以后,她也是拿工资干活儿的人了。
杨初月每天有一个时辰跟着韩启家的规矩,其余的时辰几乎都帮着宅子里的下人打杂。其实这座宅子并没外界传得那么夸张,邱夫人到丰莱镇后十分低调,除了花钱买宅子买地之外,就没别的动作。
镇上的人总喜欢夸大事实,喜欢小事化大,也许他们仗着自己是土著人,就喜欢欺负新来的居民。杨初月到邱家有一阵子,没少见到小偷,不过那些人都被那个传说很厉害的护院打出门去了。
在宅子里待了一个多月,杨初月大致了解了一下宅子里的人。邱夫人姓宴,名叫宓兰,是京城翰林院学士宴大人的嫡长女,十六岁嫁给忠毅侯府的长子后来的侯爷邱培博。
听说开头几年邱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