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方子的成老头了。
胤禛看着他离去,重重叹了口气。
东方不败得知胤禛手里的人的时候,当真是很有几分吃惊。东方不败知道,胤禛自从有了争夺储君之位的心思之后,在这耳目上面费了不少心思,却未想过其中详情。
胤禛应该明里暗里有两套人马。他府里那些人倒也不必说了,这入了府,实则也算是摆在明面上让人看见,就算到底有什么能耐旁人不知底细,但名号也是知道的。暗里的人,应当同府里有些关系,但关系不太紧密,却是他用来外头办事用的。
这是全然是胤禛的人,应当也是他办事的主力了。东方不败想要跟胤禛要的,目前急迫要用上的,也是这些人。
只是胤禛却给了他更多。也因此,东方不败才晓得,短短时间,除了那些人之外,胤禛凭着自个手腕能耐,还在整个大清朝上上下下网罗笼络了不少臣子。
实则也是,这朝廷上深宫里的消息不是那么好打探的,从小见大当然可行,也稳妥安全,但到了紧要关头,如此却是慢了。为了把握先机,自然也要有身处高位c亲涉机密的那一层。
只是这臣子里头也分了个三六九等,有早早投诚已成心腹的,有初涉其中不敢深信的,也有眉来眼去左右摇摆的,当然,也有明则中立暗里照顾,似乎也有那么个意向的。
所谓政治,从来都是说不准的。便是胤禛自己,也未曾将这些人弄明白。
东方不败将这些人等的名单拿到手时,心里紧不住微微发沉,慢慢又生出暖意来,舒服得紧似乎,他将大清皇朝四阿哥胤禛的身家性命拿到手上了。
有了这些人等,刚过午时,东方不败就从傅鼐那儿得来了最新的证词。
那被抓回来的周老乡是个软弱的,许是先前大阿哥胤褆谋害太子胤礽那事情闹出来,他就被吓得很了。
那时他虽即刻逃走了,但因着一时离不了京城,只得躲在庄子里担惊受怕,这精神身子都经受不住了。所以这一回他被抓回来,也并未多受刑罚,就径直招认了。
依着周老乡的证词,他在整件事中,做下的十分简单,就是去查了张道人底细,然后配合着周翰林去揭穿这件事。
他确实是从山东来办货经商的,不过在路上就三阿哥的人找到,邀着他到京城里做个大买卖。他财迷心窍听信了那人,便到了京中,住入了周翰林家里。
他一来,就有人提点他,如何去查那张道人。期间那葛氏兄弟也见过,不过那时他可不知葛氏兄弟的底细,只以为是跟他们打听消息罢了。而且为了隐秘,后来他也并未与旁人再多接触,这查探的事情还是他自己一步一步做下的,也做的似模似样。
周老乡道,初时他也不知他们让他查张道人到底是为何,但后来得了线索了,忽有一天,那周翰林就参与了进来,这时他才知道,这三阿哥胤祉要告发的人是大阿哥。
那日周翰林告发了此案,周老乡害怕了,确实是自个逃了,但很快他的行踪就被三阿哥那儿知道了,他便落入了三阿哥的人手里。不过既然他逃了,未免局势再混乱,三阿哥也就让他住到了曾奶兄那儿,只等着事情风波过去再说。
周老乡自然不愿在京城多待,可凭着他自己又逃不出去,暗里一想,他就趁机找到了葛氏兄弟,想让他们想法子带他离京。也就有了葛氏在路上被人吊上的事,最终将他暴露了出来。
他说,他虽做了这场戏,但他确实由头到尾不认识那张道人,和葛氏兄弟也是钱银交情,整件事他只不过就是被人找来做枪头罢了。
东方不败听了这个证词,倒是觉得这周老乡好生滑头,他服罪认供,但认下的却是先前康熙和傅鼐早有定案的事,旁的却也扯不上他。
至于那三阿哥胤祉的奶兄,倒也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