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呵呵,想必您已经从小天口中知道连老爷子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吧?所以老夫就不指手画脚的提建议了。不过,老夫可以答应公子,但凡有令,莫敢不从!”蒋昕没作正面回答,而是意有所指的保证道。

    听了蒋昕的话,高青面容一整,站起身对着他长揖到底,肃穆说道:“多谢先生,小子感激不尽!”话锋一转,眼里熠熠生辉:“既然先生这样说,小子就却之不恭了,咱们就先与连老爷子来次正面对决吧!”

    望着胸有成竹的高青,蒋昕觉得,江南商界要掀起一股巨浪了。

    第二天,高青离开乌镇,前往苏州。这次下江南,一是为了罗颂贤,二是去看看高月与王存银夫妇,三嘛就是想着能不能做做海运生意。当然,首务之急便是让连家主动放了罗颂贤,因此她在进入苏州后,并没有去王瀚杰的知州府,而是租了个院子,安顿下来。

    飞狐没有跟着她住到苏州城里,而是被她推到“前台”,住到了苏州城外的庄子上。

    庄子是高大山到江南推广水稻一季两熟时高青让买的,占地大概三百亩。其中有二百亩的上等田,一百亩的中等田,五十亩的下等田以及五十亩的沙田。

    之所以让飞狐住到这儿来,是因为庄子上除了对水稻的种植试验外,还有“寒瓜”这个对大周人来说从未听过c吃过的新鲜事物。

    高大山自从水稻一季两熟试验成功后,便被韩文谦召回了京城,这边就理所当然的被高青派人接手。在高青的耳提面命下,接管此地的庄头朱三是坚定不移的将她的命令贯彻到底。那五十亩沙田上种植的“寒瓜”不仅让朱三派人严防死守,还“呵护备至”。

    如今已是五月底,“寒瓜”通过积年伺弄瓜果的老农精心照料,长势喜人,将近成熟。

    飞狐到庄子的当晚,朱三就从地里摘了一个圆滚滚的东西搬到她房里。狐疑的看着这个圆不溜秋,绿皮黑纹的东西,飞狐迟迟下不了手。最终还是对高青的信任占了上风,按照高青所说,她手起刀落,“寒瓜”在她面前裂成两半,里面红瓤黑籽,甜香扑鼻,煞是喜人!

    与朱三面面相觑半晌,想到高青曾经对她描述的关于“寒瓜”的美味与可口,飞狐拿起勺子狠狠挖了一勺送入口中。天呐,入口即化,甘味多汁,还真是盛夏解渴的最佳上品!

    接下来,高青没有亲自出面,一切操作都由飞狐进行。罗万里所经营的半闲庄在歇业十日后重新开张,不仅饼干c蛋糕的口味又有变化和增加,还出现了新的品种。那就是甜得腻人的红豆面包以及“寒瓜”冷饮。

    江南人本就喜食甜味,红豆面包和“寒瓜”的上市立刻引得人们趋之若鹜,争相购买。不仅如此,高青还让飞狐用硝石制冰,与“寒瓜”合二为一制成冰沙,既养眼又美味,还降暑减温,让整个苏州的士家大族c富绅名流排着队的上门尝鲜。

    酱料铺也针对江南人的口味做出调整,以喷香扑鼻的番茄酱c芝麻酱c花生酱为主,豆豉酱c豆瓣酱为辅。同时,为了吸引老百姓们购买,高青将豆干制作出来,蘸上各种酱料请百姓们试吃。连续十日,效果奇佳,生意直线上升。

    “寒瓜”是高青手中的独一份,再加上面包的制作方法以及酱料铺在口味上做出的改变,宣传手法上的调整,罗万里所经营的本来快要入不敷出的半闲庄与酱料铺又重新焕发生机,客似云来,生意也蒸蒸日上。

    连家反应很快,做出了相应的对策。可是虽力挽狂澜,但生意仍与之前大相径庭。说白了,他们没有“寒瓜”,也没有比肩的秘制酱料,想不输,很难!

    就在高青以为连家束手无策时,连家另辟蹊径,不用“寒瓜”,而是用了其它的水果代替,制出冰沙贩卖。也不知是高青启发了连家人的灵感还是什么,他们学会了在喝的茶水中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