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走人,决定明天要跟着去阅书楼看看。
其他师兄弟参观庄子回来,也纷纷咋舌,“这庄子布置得真好,我以后要是也有块那么大的地也照着这么布置。”
“那你现在就回去躺着,一会儿就有了。”
“去,就不许我建功立业,封侯拜相?”
“那估计躺一会儿不行,估计得躺到晚上,这建功立业也需要时间啊。”
众师兄弟闻言哈哈大笑。
项敏就晃过来道:“明天大师兄要和林郡主送书去阅书楼,你们谁去?”
“同去,同去,这阅书楼能叫先生送书来肯定不一般,我们进去看看是什么样的。”
于是第二天,将晒了一天的书搬上马车,大家浩浩荡荡的进城去了,周刺史早早得到消息,但因为姬先生的这一批弟子中各国都有,而阅书楼到底不属于朝廷,他贸然出现只怕会引起他们不满和误会。
所以他忍着没动身,决定明天去文园再见人。
林清婉说来的人皆是姬先生看重的弟子,他若是能为大梁留下一两个人才,那就算是功绩了。
这么多人和车突然在阅书楼前停下,自然引来了不少围观的人。
楼里的人也忍不住走出来围观,等王骥下楼来时,楼里的伙计已经清出一条道儿来。
昨天晚上将书收起来时林清婉便和姚时他们一起将书分好类了,甚至给书编好了号,此时直接打开箱子往外拿就行。
王骥看到弯腰帮忙扛书的崔凌一愣,连忙上前行礼,先给林清婉行了一礼,才惊愣的看着崔凌问,“崔世兄怎么在这儿?”
你不是在江陵学艺吗?
崔凌也认出了王骥,淡然的笑道:“逢师命前来送东西。”
林清婉便拍了拍手,让众人安静下来,这才扬声道:“这批书是姬先生托他的弟子们千里迢迢送来的,其中不乏孤本珍品,先生之德义胸襟可见一般。”
林清婉含笑道:“当今世上,论教书育人,无人能及姬先生,当时在京城,我不过是怀着忐忑之心试探性的求一求先生,想着先生能给几本书便足够我炫耀的了,谁知先生竟将自己的藏书尽皆送来。”
楼内外的人皆是大惊。
王骥结巴着问,“是,郡主说的是江陵府的姬先生?”
林清婉点头,“正是,”她请了姚时道:“这位便是姬先生的首徒姚先生。”
哦,江陵前相姚子达。
王骥咬了咬嘴唇,其他人也目光炯炯的看着姚时。
姚时轻咳一声,团团行了一礼后道:“江陵府的书院已散,先生说这些书放着也是闲置,郡主心胸开阔,肯将阅书楼免费向天下学子开放,那便将书放在这儿,比放在他那里有大用得多。”
“可姬先生不是说要在大楚重开书院收徒吗?这些书怎会无用处?”
他们这几日还在议论是开春后再去楚国,还是现在就去呢。
毕竟阅书楼虽好,却只有书,没有师,到了楚国却不一样,能听姬先生一门课,比得过他们自学一年的。
姚时抿嘴不语,没有多做皆是,其他师弟见状,也对众人的询问不做回答。
天高路远,谁也不知先生在大楚那边是何境遇,所以他们一言一行都要谨慎。
其他人看了却是心惊,隐隐觉得不对,但不好当着人前议论。
林清婉却对姬先生夸了又夸,感激了又感激,就差把他和老子孔子那一代的圣人平齐了。
等书归拢好,把珍贵的孤本珍品拿到三楼去等待誊抄,大家便各自散去。
崔凌等这才有功夫去逛阅书楼。
林家的藏书可是比姬先生的还要丰厚的,所以崔凌等着实感受了一番阅书楼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