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乖弄巧的去处都有一片深心,不可草草看过。如今却说一个人相法极高,遇着两个面貌一样的,一个该贫,一个该富,他却能分别出来。后来恰好合着他的相法,与前边敷演的话句句相反,方才叫做异闻。
弘治年间,广东广州府南海县,有个财主姓杨,因他家资有百万之富,人都称他为杨百万。当初原以飘洋起家,后来晓得飘洋是桩险事,就回过头来,坐在家中,单以放债为事。只是他放债的规矩有三桩异样:第一桩,利钱与开当铺的不同,当铺里面当一两二两,是三分起息,若当到十两二十两,就是二分多些起息了。他翻一个案道,借得少的毕竟是个穷人,哪里纳得重利钱起?借得多的定是有家事的人,况且本大利亦大,拿我的本去趁出利来,便多取他些也不为虐。所以他的利钱论十的是一分,论百的是二分,论千的是三分。人都说他不是生财,分明是行仁政,所以再没有一个赖他的;第二桩,收放都有个日期,不肯零星jiāo兑。每月之中、初一、十五收,初二、十六放。其余的日子,坐在家中与人打双陆、下象棋,一些正事也不做。人知道他有一定的规矩,不是日期再不去缠扰他;第三桩,一发古怪,他借银子与人,也不问你为人信实不信实,也不估你家私还得起还不起,只要看人的相貌何如。若是相貌不济,票上写得多的,他要改少了;若是相貌生得齐整,票上写一倍,他还借两倍与你。这是什么缘故?只因他当初在海上,遇个异人传授他的相法,一双眼睛竟是两块试金石,人走到他面前,一生为人的好歹、衣禄的厚薄,他都了然于胸中。这个术法别人拿去趁钱,他却拿来放债,其实放债放得着,一般也是趁钱。当初唐朝李世?e在军中选将,要相那面貌丰厚、像个有福的人,才教他去出征。那些卑微庸劣的,一个也不用。人问他什么缘故?他道薄福之人,岂可以成功名?也就是这个道理。
杨百万只因有此相法,所以借去的银子,再没有一主落空。
那时节南海县中有个百姓,姓秦名世良,是个儒家之子。
少年也读书赴考,后来因家事萧条,不能糊口,只得废了举业,开个极小的铺子,卖些草纸灯心之类。常常因手头乏钞,要问杨百万借些本钱,只怕他的眼睛利害,万一相得不好,当面奚落几句,岂不被人轻贱?所以只管苦捱。捱到后面,一日穷似一日,有些过不去了,只得思量道:“如今的人,还要拿了银子去央人相面,我如今又不费一文半分,就是银子不肯借,也讨个终身下落了回来,有什么不好?”就写个五两的借票,等到放银的日期走去伺候。从清晨立到巳牌时分,只见杨百万走出厅来,前前后后跟了几十个家人,有持笔砚的,有拿算盘的,有捧天平的,有抬银子的。杨百万走到中厅,朝外坐下,就像官府升堂一般,吩咐一声收票。只见有数百人一齐取出票来,捱挤上去,就是府县里放告投文,也没有这等闹热。秦世良也随班拥进,把借票塞与家人收去,立在阶下,听候唱名。只见杨百万果然逐个唤将上去,从头至脚相过一番,方才看票。也有改多为少的,也有改少为多的。那改少为多的,兑完银子走下来,个个都气势昂昂,面上有骄人之色;那改多为少的,银子便接几两下来,看他神情萧索,气色暗然,好像秀才考了劣等的一般,个个都低头掩面而去。世良看见这些光景,有些懊侮起来道:“银子不过是借贷,终究要还,又不是白送的,为什么受人这等怠慢?”yù待不借,怎奈票子又被他收去。
正在疑虑之间,只见并排立着一个借债的人,面貌身材与他一样,竟像一副印板印下来的。世良道:“他的相貌与我相同,他若先叫上去,但看他的得失,就是我的吉凶了。”不曾想得完,那人已唤上去了。世良定着眼睛看,侧着耳朵听,只见杨百万将此人相过一番,就查票上的数目,却是五百两。杨百万笑道:“兄哪里借得五百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