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一早就汇合女孩前往普陀山。
普陀山进山大门。掏出钱包买好进山门票,陈麟殷勤地帮女孩提起背包,走出了大门。
飘逸着散发,大眼睛,白球鞋的女孩,欢快地四处打量,“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念着门票上的诗词,清脆的话语传入陈麟的耳中。
普陀胜地,是佛教四大名山,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形似苍龙卧海,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其宗教活动可追溯于秦。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东去日本,途经普陀山海面莲花洋时,突然到处都是铁莲花,船不能通行,慧锷以为观音不肯东渡去日本,于是从潮音洞登岸,留佛像于民宅中供奉,称“不肯去观音院”,观音道场自此始。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每逢佛事,屡现瑞相,信众求拜,灵验频显,是全国最著名最灵异的观音道场。
据说,观音菩萨像开光后,十余年就一直没来台风过,“观世音菩萨在,台风到这都转头”一说法。超强台风“梅花”,近中心风力达到16级,被戏称为“梅超风”,所到之处风卷残云摧毁无数。本应直面舟山群岛,却诡异的绕舟山而过,其路径诡异程度让气象专家也哑然无语。不少民众都认为是观音显灵,热议说“观音菩萨对台风继续保持不败”。
女孩扭头问陈麟,“我们住哪儿?”
陈麟回答,“酒店是定不到了,我电话联系了龙湾村的农家旅舍,跟酒店的标准间类似的,呆会就有人来接我们的。喏,有人来接我们了。”一位老伯将手中的接人牌子举起,走了过来,牌子上是陈麟的名字。
老伯不善言辞,微笑着点头应上后,对陈麟他们说,“两夫妻真年轻呀,这里往右走三分钟就到我家了,我帮你们拎着好了。”
陈麟大窘,还没应答,女孩已经抢着说,“老伯,我们只是普通朋友而已。背包怎么能麻烦老人家呢。我们要两间客房的。”
老伯有点惊讶的看了看陈麟,马上善意的说,“有的,二楼相邻的的两间给你们就是了。”
陈麟无语。
磐陀石处。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呈菱形,曰陀。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
一路行来的陈麟,背着满登山包的零食,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女孩兴趣盎然,跑前跑后,笑语连连。
“我要在这里拍张照片。”女孩爬上磐石。
“好的”,陈麟应道,从胸前拎起照相机,仔细确定位置。
下来的女孩,额头上宜冒出微微汗珠。陈麟递过去一张面巾纸,心疼地说,“擦一擦,爬了半天山,你也累了,我们休息下,呆会就下山路了。”
女孩的大眼睛忽悠忽悠地闪着,脸上笑意显现,突然掏出一块手帕,帮陈麟额头的汗水仔细地擦去。
普济禅寺莲花池。莲花池名叫海印池,三面环山,四周古樟参天,池水为山泉所积,清莹如玉池中荷叶田田,莲花亭亭,映衬着古树、梵宇、拱桥、宝塔倒影,清风徐徐,荷香袭人。“海印”为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汇聚百川之水,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现宇宙万法。
荷花,佛家称之为莲花,是圣洁、清净的象征。佛家称极乐世界为“莲邦”,以为彼土众生以莲花为居所,认为众生皆有“佛xìng”,只是由于被生死烦恼所困扰,没有显发出自己的佛xìng,因而陷在生死烦恼的污泥之中。莲花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佛教以莲花来比喻“佛xìng”。
“这里真美。”看惯了山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