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开始写文艺小说了吗?但投稿你也应该找选题编辑。”那编辑用一种难以形容的表情盯着她。
“我喜欢和直接决策者对话,成或不成当时就可以拍板,这样迅速便捷。”方从心笑说,“你不愿意帮我这个忙吗?”
编辑委屈地低头望着面前的餐刀:“貌似你说咱们今天要聊一聊那本ja教程的!”
“哦,是啊,我知道,这个选题你挺看重的。”方从心很无辜地敲了一下咖啡杯的弯花把手。当然会看重,一个好的选题直接关系到一个选题编辑当年的奖金。这是钱,是白花花的钞票!
一个星期之后,方从心签了一份ja教程的出版合约,同时拿到了一张名片。
她让那个编辑帮她找的人叫顾文徵,是一家文化出版公司的总经理,用官话说,叫做文化经理人,用俗话说,叫做出版商。
这位顾先生据说从前是做教辅的出版编辑,早年也曾经在网文圈中驰骋纵横,二零零一年看准了网络文学与文艺小说出版的路子,从出版社出来自己单干,成立了一家叫做徵明文化的公司。做起了民营图书出版,起初利用从前的国家出版社资源拿到了几个国外当红儿童文学的中文版引进出版权,打出了市场名气,紧接着又联合几家出版社c杂志社及高校轰轰烈烈搞了几届征文大赛,发掘了几个对准十五到二十五岁青c少年市场的新锐作家,渐渐转型到主攻国内青春文艺小说出版,并进一步将目标战场扩大到网络,一举抓住了当时网络人气写手与传统出版接轨的机遇,签下几部在网络上享誉盛名的小说及其作者,并成功策划推出了一系列畅销网络文学实体书及网络作者。五六年辛苦打拼,徵明文化早已成功跻身一线文化出版公司行列,更大有领军之势,与各大门户网站文学频道及原创文学网络均有良好合作关系,旗下当红写手不胜枚举。
从文人到商人的转身,简直如同翻天覆地。
曾有业内人士评论顾文徵的成功,三分之一在触觉敏锐,三分之一在商业魄力,三分之一在踏实做事。当初找上任寻,表示对《穿越后,没人知你是条狗》有出版意向的,正是他麾下的编辑。当然由于任寻这家伙的“不识抬举”,那次最终没谈成。
绕了一大圈找到这么个角色不容易。方从心打电话给顾文徵,约他在i公司总部大楼下的咖啡厅面谈。或许是运气,或许是那为了拿定选题卖力跑腿的编辑的功劳,又或许只是顾先生当时正好心中一动这一次的通话比预想中要容易,约定的会面时刻,当方从心终于看见一个身穿灰色西装的男人出现在眼前,并向她微微致意的时候,她稍微松了一口气,觉得这第一步可算是迈出去了。
然而,就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当她说明她手中的是一部历史武侠的时候,顾文徵很不客气地让她把这一口气又提了回去。
“朋友对我说大概是i公司中华区高管的职场力作,可你却拿出一个几乎不可能能卖得动的东西。”这人丝毫也不粉饰他强势的商业意图,何其直白地宣布,“武侠的市场已经死了,远不如言情好卖。”
如此不留情面的驳斥瞬间让方从心皱起眉头:“不,我觉得这是认识误区。现在市面上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强迫想看快意恩仇的读者去接受过多腻歪的风花雪月,又在第一定位上就吓跑了想看谈情说爱的读者,怎么可能卖得动?”
话未说完,方从心已经看见顾文徵毫不掩饰地扬起唇角。“你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武侠’获得了读者的认可吗?”他反问,甚至有些明知故问的嘲弄,“我不认为不被读者认可的作品可以算是好作品。脱离传播媒质的文以载道也就是一句空话。当然你或许会说这世上有许多伟大的作品都是在作者死后才获得世人认同的,但我必须要说,等到那时候我也已经死了,死了以后的事跟我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