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闹出苛待民工,让好生生为百姓计的事情变成天怒人怨的祸事。”萧侯想了想,补充道:“不过,这些等朝廷同意拨下银两再提也不迟。”
“萧侯说的对,不过,本王有信心皇爷爷能同意的。”他斩钉截铁道,一双凤眼看向裴正清。
“也罢,修建望台也是为了百姓,既然王爷坚持,微臣就拟旨发往京城。”裴正清唇角蠕动了几下,终究没有说扫兴话,只是,在准备告退的时候,他又踌躇了下,想到了那个让他都觉得惊才绝艳的年轻人,开口问:“微臣听说张远山得罪了王爷,他那人是有点文人的轻狂,但人并不坏,王爷心胸宽广,想来也并不会和他计较。”
“左相的意思是,本王如今放出风声让他在河南无立锥之地就是心胸狭窄了?”他声音低沉,听起来格外醇厚。
“微臣不敢。”裴正清只低低回了一声,眉毛纠结成一团,因着还在磨合期,他并不如萧侯那般了解王爷,只是,就如他所见的,王爷不应该是一个小气的人,也不知道张远山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张远山自己求得本王让他去匈奴做内应。”他长叹一声,道出原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张远山之事虽然属于机密,但眼前两位是他的左膀右臂,也是需要知道的:“这是他个人的选择,本王也劝说不了,不过,本王很高兴,连学子都能为抗击匈奴做出这样的奉献,何愁匈奴不灭。
”远山高义,微臣不如他。“裴相沉默片刻,肃然道:”微臣马上去写奏折。“
”等等,左相不妨按照这个写?“他叫住裴正清,把手中的纸递了过去。
”王爷,这……这万万不可,朝廷绝不会同意的。“裴相一目十行扫了一遍,就大惊失色道,旁边的萧侯就着他微微颤抖的手看了个大概,也变了脸色。
修建望台朝廷给钱与否都在两可之间,而王爷这纸上写的还时在边境修筑城墙,让守卫的士兵有险可守,免遭匈奴的袭击,也让军队可以及时救援,这工程,可比修望台浩大多了。
”本王知道朝廷不会同意,也没指望他们同意。“他轻哼一声,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户部那些官员把银子看成命根子了,若真让他们拿钱出来修筑城墙,逼急了他们真的会一头撞死在朝堂上的。
”那就好。“原来只是王爷戏弄他,裴相抹了一把头上冒出的汗水,和萧侯对视一眼,苦笑道:”王爷可悠着点开玩笑,微臣胆子小,可经不起吓。“
”本王没有开玩笑。“他想了想姐姐给他的说辞,沉声开口:”不知裴相有没有逛过集市,本王倒是曾经逛过,热闹有趣的紧。“
裴正清有些不明所以,一头雾水地看着他。
”本王还遇到个狡猾的小儿,眼睛滴溜溜地望着冰糖葫芦流口水,却对着他母亲撒泼要吃糕饼铺子里的招牌糖糕,母亲不允后他又吵着要糖葫芦,他的母亲被他吵得头疼,相对于昂贵的糖糕,糖葫芦的价格就显得可以接受了,于是,那孩子得偿所愿吃到了糖葫芦。“他轻笑一声,讲了个不相干的故事。
”王爷,微臣明白了。“在场的都是人精,一点就透,裴正清眼中露出了然,瞬间就明白奏折该怎么写,抚摸着胡须,匆匆告辞了。
”裴相走了?“苏碧正在逗弄檐下鸟笼里的鹦鹉,见到他进来,挑眉问道。
”恩,姐姐的主意极好,裴相以为是我想的,还佩服的五体投地,直说又多了几分能要到建望台银子的把握。“他抓了粟米凑近了一起喂鹦鹉,声音带了轻松的笑意。”有用就好。“她温柔地摸着鹦鹉的羽毛,笑着道。
”姐姐是怎么想到的?“他好奇地问,想知道姐姐是怎么想出写奏折的顺序,先狮子大开口要撸光户部的毛,然后又说先可以先修望台,让户部顿时喘口气,觉得修望台也不是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