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亲口吩咐之事,谁敢怠慢?
赵九康身为夏侯庚亲信宦官,在宫中自有他的刺探暗信渠道。听了几日耳报,又小心使人去看看十二殿下日常做些什么。这难度极大。自崔皇后入主长秋,那一座宫殿便如铁桶一般刀火不入,赵九康恐惊动皇后,只令人注意十二殿下出了长秋宫的动静。
夏侯沛甚少出宫,恰好这日,在长秋宫中转得厌了,便央阿郑带她到外面看看,阿郑禀了皇后,皇后略一思索便答应了,亲点了心腹五人,伴着夏侯沛去玩。
纵如此,也不令夏侯沛走远,就在长秋宫附近转转。夏侯沛作为一个成人,自与寻常小孩不同。她对一些古朴的器物尤为感兴趣,对花木之类颜色生动的,反是兴致缺缺。又因答应了皇后在外少说话,她便多是看,话也少说,只是偶尔会问阿郑这是何物,用作何处。
作为一个孩子,已是难得一见的稳重。
赵九康将探得之事皆详细报与夏侯沛。
“十二殿下年幼,甚少出宫,各宫偶有关于十二殿下言论,说的大体是十二殿下话少稳重,臣前两日见十二殿下在长秋宫外玩耍”将那日情形说了一遍。
夏侯庚凝眸深思,赵九康见此,便默默地退了下去。
皇帝如今有十二子,七女,除去夭折的,还有八子五女。为人父者,总想儿子个个都为翘楚,女儿都能安康富贵。若他只是寻常父亲,就只如此了。可他非但是人父,更是人君,如此,便有些不同了。
储君,国之基石,储位有变,朝堂动荡。
而今天下还未一统,西北突厥,南方楚c越皆是大夏心腹之患。
当年楚越争霸,在长江以南打得不可开交。形势大好,精兵强将,大夏已整军待发,正等高皇帝振臂一挥,便可渡过长江,趁虚而入。然而就在那时,高皇帝于睡梦中溘然长逝,哀太子理所当然地登基。夏侯庚是不服这位文弱的长兄的,他二人一母所出,只因他小了两岁,便失去了称帝的机会。且,高皇帝逼北齐小皇帝退位时,是他四处拉拢文臣武将,高皇帝亲军出征,是他鞍前马后,东征西战。大夏能有如今,他占了大半功劳。凭什么就因为他晚生了两年,就要将皇位让给镇日无所事事的哀太子?
夏侯家的天下,本就是他打下来的!
因这不服,又因高皇帝无易储之心,夏侯庚干脆便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布置,在高皇帝大去后,逼宫成功,又暗令哀太子身边的宦官勒死了他那天真无邪的兄长,永绝后患。
取得皇位后,便是安定人心。彼时哀太子居东宫十一载,朝中上下,都以他为正统,暗以登基的新帝为窃国之贼。夏侯庚自是要安插心腹,除去遗患。这谈何容易。哀太子之妻乃是名门陈氏之女,陈氏屡出相才,在朝中盘根错节,哀太子幕僚亦不乏有才之人,且夏侯庚还有几个弟弟,看他这皇位来的轻易,便很想效仿他的做派,更有看重正统的老臣,对他指手画脚,口出不满。
夏侯庚一步一步的走,开始是步履维艰,到后面,也顺了,至今四年过去,总算将朝局整顿到他想看的样子,加上传国玉玺这定海神针一般的神物总算是找到了,他这皇位才算坐稳。
可,南下的大好时机却是一纵而逝!楚越之争,楚国胜了越国,就在四月前,越国向楚称臣,成了楚国的附属国。南方局势平定,大夏便没了趁虚而入的可能,再加上突厥局势不明,若此时向楚出兵,后方不稳,军心难定,南征之战恐要折戟沉沙;若先摆平突厥,便给了楚国休养生息的机会,来日,少不得便是一场恶战!
真是左右为难!
此皆因皇位之争,丧失了出兵的大好时机。误了国家大事!
夏侯庚从中吸取教训,首先,他的儿子,不可像哀太子那般文弱无能,只知鼓腹而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