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叹的说着:“说句心里话,我心痛如绞,这江陵是我郑家数代经营之地,岂能轻舍只是形势演化到这地步,不得不为之,我也有壮士断臂的决心。”

    说到这里,郑平原看了众人一眼,这是份量极重的战略,就此决定了。

    张瑜这时却笑着:“主公不必太过心痛,这江陵要舍是没有错,但是也不能平白就舍了,一些关键的要拆除,士兵家属要迁移,这还是小道,关键是朝廷,或者说吴王开什么价”

    “蜀国公南侵,焦点在于荆北,而吴国要进荆州,也在荆北,说的不客气点,我军求得朝廷和吴王,朝廷和吴王岂不求我”

    “若我军降之,或者南下荆南,蜀国公一旦取得荆北,金陵根基立刻动摇,主公不闻当年大燕太祖国策”

    说着,张瑜铿镪有声的朗读:“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留上庸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水陆俱下。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一处倾坏,上下震荡,虽有智者不能为吴谋矣。”

    这段大燕太祖的战策,这时在帐内读来,真是掷地有声听得人人心旌动摇,许久都没人接话。

    “七色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郑平原思之,叹着:“这是良实之言,三百年前太祖为之,以平南吴,今日蜀国公为之,我深惧之,难道吴人不惧”

    “主公说的极是,这时情况,吴王尚未扫平吴地,岂敢逼迫我军只要中人之智,必厚赏厚赠以增我军,不但不加以战掠,反而加以扶助,这正是大局之理。”

    “我军交出江陵,不但要荆南大都督,更要使其公开结盟,以壮我军声势,使荆南闻风丧胆,迅速归降我军。”

    就算朝廷日衰,吴王也声势浩大,与之结盟,分割利益,荆南岂敢顽抗,不怕同时得罪了郑平原和吴王

    听到这里,大家都是点头。

    “臣愿亲去金陵,会见吴王,以争主公之利。”张瑜说到这里,伏身而下,跪拜请命。

    郑平原默然点头,站起身来,注目许久,不胜感慨,徐徐说道:“今天议政,才知道二位先生的真颜色,我真是不胜欣慰,有着你们,就算此局再坏,我也有心气争上一争”

    郑平原说到这里,亲自扶起张瑜:“就请先生代表与吾,去朝廷争一争”

    张瑜起身,又笑着:“而且,主公只是派我去见皇帝,请朝廷下旨,与吴王又有何关系荆南大都督之职,以现在的局势来看,极易办到,到时,主公和吴王同为燕臣,虽有上下,却非君臣,主公何忧”

    张瑜笑着的说出这话,在座的人,都先是一怔,随即哈哈笑起来。

    的确如此,即便是与魏越联系,可明面上派使者去觐见天子,天子还活着,不是么

    既然如此,魏越日后大胜,可以选择臣服,若是失败,以后也可以来一句只认天子不认吴王,起兵相争并不会落得话柄。

    “说句大不敬的话,当朝天子也就是一块遮羞布了。天下诸侯有谁没有从中谋过好处就是拒绝秦王的蜀国公,在处理朝廷使者时,不照样是金银赏赐过后,平安的送其回去而且,还留下了关中地图”张瑜在说起这件事时,很是平淡:“交出了江陵,蜀国公和吴王就没有缓冲的余地,必是交战,这时,主公挟数万军静于荆南,谁也不会逼着主公出兵。”

    郑平原听了张瑜的话,越是想便越是有理。

    就在这时,纪圭微笑的说着:“前去朝廷,可要快些启程,有了名分,在平定荆南时,也可少折损些人马。”

    郑平原一想有理,立刻叫来去唤来自己信任的一个亲将来,这样的人,一是忠诚度有保障,二是,安全有保障,会伪装身份,行路快。

    这里离朝廷还是不近的,中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