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斤红薯最后晒出来的粉条大概二十斤,也不用费心想着怎么卖了,留在家里自吃就行。不过因为还剩下三百多斤红薯,陈喜弟也没有吝啬,将第一次做的粉条分送给两个弟弟周福康和周安康。
“安哥儿手艺就是好,这么个粉条也能弄出来。”齐弟玮是吃了粉条特意上门来道谢的,陈喜弟虽然对他们照顾有加,但毕竟年长。如果他们不自觉勤快走动,这关系就要疏远了。前些日子安哥儿也被领着逐一与长辈c邻里见过面,因此这会儿他拉着叶小安的手说得十分亲热。
“我就是跟着动了动手,小叔么觉着好吃就行。下次若是能做出来,再送去给你尝尝。”对于做粉条方法的来源叶小安语焉不详,周南自己是不太在乎。但考虑到身边不少人家都会知道他们能弄出,最后还是决定统一口径,都说是周南从外地带回来的方子。
“这东西哪能多吃呢,都赶上大肥肉的价钱了。”齐弟玮叹了口气,虽然他们家的地只要种好也不愁吃穿,可完全不能跟大哥家比。当年兄弟三个分家时境况都差不多,只是大哥家孩子少,略微宽裕些。直到小南来了,他们家种什么都能比别人多卖几个钱。后来周南又出去跑生意,这差距更是拍马也赶不上了。
叶小安笑了笑没有做声,几次见面他也已经看出这个小叔么明里暗里都在抱怨自家日子不好过。但显然这种不好过也是对比出来的,其实在村里日子也算不错了。
这样别含深意的话他是不敢在陈喜弟面前说的,叶小安也不去点破。齐弟玮觉得没趣,琢磨着不如回去干针线活,又想起自己过来的缘由,忙道:“瞧我说了这么多话,把正事都忘了。在这里安哥儿也没个人能打听消息吧?我听说你四哥捡了个人回家呢!”
这里打听消息确实不如想象中方便,要是回去得频繁了,叶又平又总是一副担忧的模样,不过距离上次回去也不过七八天?四哥的日子很单调,每日除了下田就是上山,连集市也极少去。那又是从哪里捡了人?
“捡了什么人?”
齐弟玮却摇了摇头:“我也就听人家说了这么一句,也打听不清楚。现下太平盛世里,哪能无缘无故就捡到人?就算卖/身为奴为仆,也是要个文书的。安哥儿可得打听一下,莫让人骗了去。”
当初打听叶家的事都是陈喜弟亲自去的,齐弟玮虽然略知叶家的情况,却不太了解内情。他想到那个四哥既然二十多岁又是个哑巴,指不定是拿了礼金就想买个哥儿回家了。
当朝对人口买卖有十分严格的规定,除了犯事的由官府发配买卖,其余的多数是用人力抵债。这种抵押常常没有正式的文书,也得不过官府承认。要是主人家又是压不住的,最后很可能被倒打一耙。
叶又平本身就是个过分厚道的人,虽然知道他这番话是好意,但叶小安听了还是有些不舒服。四哥手上还不到十两现银,怎么也不够买个人。何况他也绝不会花钱买个人回来,反而更可能是捡了个乞丐回来。
虽然心里有了计量,但叶小安还是决定回去看看。周家有牛车,只要耐心些赶路总算也不太麻烦。
“怎么了?”见他送走小叔么后就奔过来,周南皱了皱眉头拉住他。往年里开春过后他都会出门,今年却是不舍得了。这些日子就耗在家里,给屋里添了不少物件。
叶小安把从齐弟玮那里听来的消息与他说了,末了又道:“也不知道捡回来的是个什么人,我还是过去看一眼,省得他被人设计骗了。”
也不怪他多想,要是捡回来的真是个可怜人也就当做了件好事。但若要往坏处想,他走了后这些日子几个哥哥却也被气得够慌。甭管他们说什么,叶又平低下头就听不见了。平日里一个人进出都将门锁死了,即使觊觎他屋里的东西也没人真敢砸锁进去。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