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是弥留之际了。
站在康熙身侧的淑宁心下多少有些诧异,按照上一世的轨迹,赫舍里氏的确是难产而死,那是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不过,那时候也恰逢三番动/乱。
这么看来,历史的轨迹虽然生偏移了,大抵还是这样子的。
孝庄见康熙来了,狠狠的把手中的拐杖一震:“还不快进去看看,不管之前她犯了什么错,她毕竟是你的皇后,是你的嫡妻。”
康熙也并未对赫舍里氏的离开没有任何的感触,这绝非是因为他对赫舍里氏有个感情,他想的是,如今三藩之乱,作为皇后的赫舍里氏却离去了,这绝对是晦气的很。
康熙缓缓走进内室,赫舍里氏虚弱的躺在床/上,见康熙来了,一下子就哭了出来。
因为虚弱,她的哭声很小,却不容忽视。
康熙看着襁褓中的孩子,却并未有因为他是嫡子,而有任何的重视。
看他这神色,赫舍里氏约莫也猜测出些什么了,几秒之后,她缓缓闭上了眼睛。
周围一阵哭声响起,孝庄深深叹息一声,道:“这孩子一出生额娘便去了,哀家私心想着,不如取名胤礽,礽,福也。皇帝觉着如何呢?”
康熙也没必要为着一个名字和孝庄起来争执,是以,点了点头。
只是,接下来的话却是让康熙浑身充满了警惕。
“这孩子才出生,坤宁宫这边皇后的丧事也该准备了。孩子虽然有奶嬷嬷照顾,哀家终归是不放心。不如,便送到慈宁宫,让苏沫尔照顾吧。”
说罢,孝庄直直的看着康熙,似乎在强迫他做这个决定。
康熙紧紧握着手,好半晌才道:“孩子哭哭闹闹的,若是在慈宁宫,反倒是叨扰了皇玛嬷的清净。这罪责,孙儿承受不起。”
说着,眼神凌厉的看向跪了一地的奶嬷嬷,一字一顿道:“你们好生照顾着二阿哥,若是有什么差池,朕便砍了你们的脑袋。”
丢下这句话,康熙便甩袖离开了。
宫里因为赫舍里氏的丧事,变得白茫茫的。
翊坤宫
淑宁重活一世,是知道三藩征战之际,康熙顶着巨大的压力立胤礽为太子。
所以说,她不难揣测孝庄的心思。
宫里如今有两个阿哥,赫舍里氏所出的二阿哥胤礽才是正统,才是嫡子,前朝那些汉臣是最注重嫡庶之别的。
孝庄这是想把胤礽弄到自己身边,成为自己的筹码呢。
看得出来,她对三藩征战,持着消极的态度。
因为消极,她打算为自己留后路?
想着这样的能性,淑宁真心是觉着好笑极了。
果然,这孝庄是个野心大的,也是最现实的。当年,她难道还想在立一个小皇帝,就和当初先帝爷,还有现在的康熙一般。
以此来稳固她的权力。
“碧荷,这太皇太后真是打的好主意。只惜啊,她太小看皇上了,没见到皇上方才那般警觉吗只是不知道这太皇太后会不会就此罢休,日后有的好戏看了。”
孝庄当然是不会罢休,几日之后,御门听政,便有汉臣联名上折子,谏言让康熙立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
这个时候立太子,康熙看着手中的折子,眼眸深处涌起一丝的阴冷。
这些人,真是居心叵测。这大清的江山岂容他们左右。
当然,康熙知道,这一切都是太皇太后在背后主导的。也因为有这样的认知,康熙是绝对不能准许的。
想着当年自己年幼时被立为太子,孝庄力排众议辅佐他坐上这龙椅,他心里也有着隐隐的危机感。
事态的严重性让康熙心里憋闷极了,子以母贵这固然没什么错,孝庄的心思,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