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也无力再做其他事了。

    那也何妨事先拿出点时间了解一下自己的梦,找寻自己的本源记忆。

    当本源的记忆找到了,人的自主性和性也就增强,而不会轻易因为打击而一蹶不振。

    人的痛苦,很多时候都是自我的迷失,而受外界因素左右得太多。

    如果大家赞同这种看法,或许能够愿意花费一点时间来干一件看似无聊的事——找到与梦醒后的感受相匹配的记忆。

    但是,要这样做的话,解梦者就暂时无能为力了。

    只能由做梦者自己去找寻。

    因为记忆只属于每个人专有,解梦者无法最真切地获知,只是一个参谋的角色。

    我不知道这种把梦和记忆相联想的工作是否艰难。

    结果应该是因人而异。

    根据上例中j的回忆,他竟用出乎意料的速度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这种梦醒后的感觉就是他在儿时捍卫母亲的那种感觉。

    这是一种久违而似曾相识地感觉。

    他甚至能够比较清晰地回忆到童年时一些短暂片断:那时候,有个大人跟他开玩笑说:“你妈妈跟谁谁在一起”当时他愤怒地用手揪着那个大人的衣角,并未感觉到一丝恐惧。

    如果大家基本了解了第一卷的内容,就可以得知:这是一种原始的捍卫母爱的勇气。

    也正因为这种勇气,人们才能够勇于捍卫本能地无条件快乐——母爱。

    如果这种原始勇气被意外遗忘,人的快乐就只能依存于外界的证明和认同。

    正如在上一卷所说的:s男家中突然闯入一群人,他开始感觉是一种喜庆的环境,并未紧张,后来突然转变为恐惧,感觉那些人危胁到他母亲。

    于是可以这样理解:由懵懂突然到恐惧,当中一定发生了意外。

    而当意外发生后,s的本能抵抗能力受到意外压制,无形中向那些人妥协。

    就像一个人,本来是条件反射似地要打败他的对手。

    但却因为一个意外,无形中向那个人妥协了。

    他所坚持的信念就在无形中动摇,转向那个本来要打败的人。

    如果那个人在打架前说他不是他妈妈亲生的,信念妥协到对手身上后,他就会吸收这种质疑。

    以后需要不断证明才能获得母亲赋予给他的安全感和爱。

    而不是在最开始的那种无条件相信。

    所以,他在睡梦中重现了当时的愿望——战胜侵犯他和母亲的对手,而不是向他们妥协。

    这是最原始的“英雄主义”。

    每个男孩都渴望成为保护母亲的英雄。

    而母亲也同样具有这种渴望被保护的心理。

    就像一位满怀母爱的女人,故意在小孩面前作伤痛状,还假装哭泣。

    以求得小孩的安慰。

    表面上是一种逗乐。

    实际上是潜意识的母子相连。

    所以,如果一个高明的人善于利用这种“英雄主义”心理来宣传他的作品。

    一定会引起无数男孩甚至男人的群情激昂。

    这样固然很美好。

    但是,人们也许忘了,“英雄主义”是本能地,与生俱来的,而无需要外界太过渲染。

    否则会是一种对自卑和妥协的掩饰。

    一旦短暂地激情消却,就会很失落。

    因为他的“勇气”已无人帮他证明。

    回到上例,也许大家会有一个疑惑:为何j在梦中对抗那些男人时是恐惧的心理,回到现实中却变成了酣畅淋漓呢?

    原因就是:他在梦中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没有过早地退缩和妥协,勇敢地与那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