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分析到此,问题似乎已经十分明朗。

    原来强迫和抑郁只是因为过度维护心中所爱的人。

    那么只需要放弃这种过度维护,便可消除疾病。

    也就是说,对于男性而言,放弃过度维护母亲的地位,而转向对父性的接纳,抑郁和强迫就没有存在的条件。

    于是,当患者明白这个规律后,如醍醐灌顶。终于明白母亲并不是那么重要,父亲也不那么可恨。

    不但不可恨,根本就是该放开胸怀来接纳。

    因为身为一个男性,基因中就该具备父性的因素。

    于是,他们会产生强大的动机,接纳许多平时憎恨不已的事物。

    比如,当他听到别的男性侮辱c攻击自己所爱的女孩,或者特别在乎c特别信赖的人时;他会认为这是十分合理的;而不会像以前那样强烈去对抗和维护。

    他人粗俗c带有伤害性的话,他也会要求自己去接受。这要在之前,他一定会深恶痛绝。

    但现在,他认为自己曾经也具备这种男性的侵犯性。

    他所憎恨的,正是他缺失的那部分父性人格;必须要接受才是根本出路。

    只有这样,才能脱离母性人格c恢复父性人格,使人格处于基本平衡。从而消除强迫和抑郁。

    而在此之前,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没有罪恶念头的时候,才是最健康快乐的时候。罪恶念头一来,就破坏了这种快乐和安全感,所以他们认为莫名而至的罪恶思维是万恶的,必须除之而后快。从而强烈抵抗罪恶c维护安全感,导致强迫和抑郁。

    殊不知,他们坚信的这种健康快乐状态,是在人格过分偏向母性后的一种“超价”(退行)快乐。一言概之是病态的。

    就像患者常常认为不发病时的宁静是常态,发病时打破了宁静,是一种可恶的病态

    其实是相反的因为他所认为的宁静是向外界极度妥协的产物

    具体来说是在宁静的状态下,不敢大声呼吸(这一点在后面阐述"呼吸"的章节中,会找到答案)

    不难看出:一个男性变得过分女性化,过分温柔,那么外界只需对他好一点点,他们也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c完美无缺的。其实这只是给抑郁埋下了病根。

    例如:一位男子j对他女友十分之爱慕,他总是认为她是完美的,她所赐予给他的快乐,他始终念念不忘c恋恋不舍。

    他幻想和她美满幸福,永远不变。

    却经常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绕,这种思维经常会把他女友贬得一文不值,令他异常痛苦。他坚信只要除掉这个怪异的思维,他和女友必定会幸福到老。

    哪知,当有一天女友不再爱他时,他似是遭遇了五雷轰顶。

    即便是神也无法令他相信——曾经完美的女友,怎会背叛他?

    这个时候,任何人的安慰都已无济于事,唯有爱情的恢复才是解救他的良药。

    否则他想自己必定会抑郁而终。

    但是,他似乎忘了一件事——那种经常把女友贬得一文不值的强迫性思维。

    他曾经是多么地讨厌这种怪异思维。

    但是,只需和他当下的抑郁联系起来看,就不难看出:那种强迫思维竟是再正常不过;根本不需要抵抗,它只是中和“超价”和“抑郁”的一种良药。

    正是因为他对爱情和女友的“超价”观念,才导致了他的过分依赖和抑郁。

    强迫的思维只是中和这种“超价”的良药。

    人格的偏离,令他过分意识到女性的可怜之处,变得过分怜悯,忘了自己身为男性天生的刚烈,而使人格过分偏向于女性化。

    他能记得,在他人格没有偏离的时候,在愤怒之时,即便是拿刀吓唬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