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卷(15)
听到这里,徐东海才满意地笑了笑后,插话说,这才是《关注》上说的内容,也说明了那篇《浅谈荻州市城建心得》的文章,确实出自你之手,而非别人代笔。
在他说话的时候,杨德水看了他一眼,明白程文浩昨晚为什么特别提醒自己徐书记问起他时,一定要自己替他美言几句。也明白了,为什么上午自己一提起程文浩要向老板汇报工作的时候,老板的眼神扑闪扑闪的,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杨德水心里想,程文浩这家伙心思太慎密了,非常精通运作之道。要升官,关系不能不跑,但跑并不见得有用,因为你的竞争对手,也不可能闲着,也会四处活动,最后鹿死谁手,谁也不好说。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马上重用,这话放在基层或许实用,到了省一级,就不见得了。省一级的领导,通常都很有钱,根本不会在乎你送的那点小东西。相反,你送了东西,极可能就送坏了你在领导心目的印象,对你的进步反而起了反作用。不送没关系,不跑是万万不行的。这是态度问题,不跑说明你主观上就没有进步的想法,谁会把乌纱帽强按在你头上。跑就像上医院挂号,只有挂了号,你才有机会让医生给你检查身体,给你开药治病。但是,挂号看病都是要排队的,你挂迟了,等你拿着挂号单摸到门口,医生可能已经下班了,那么你就得等第二天再来。
程文浩选择这时候在省委内刊上发表文章,着实高明之极。虽说《关注》的质量不高,但省里的四套班子领导,没有一个不关注《关注》的,这时候整一篇有质量的文章在《关注》上,必定会吸引所有领导的关注,他程文浩的名字就印进了领导的脑海里,觉得此人有能力有才气。程文浩确实把钢用到了刀刃上了。
程文浩双眼一亮,惊讶地问,徐书记也看到我这篇文章了啊?
徐东海说,《关注》是省委的内刊,更是观察省情的刊物,我不能不关注啊!荻州的城建工作确实做得不错,有许多可取之处。建设就是一砖一瓦的垒叠,关键是看谁垒得巧妙叠得精致。社会是一个结构体,这个结构体,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说的上层建筑。说到这里,徐东海停了下来,伸手拿起杯子喝了口茶后,突然抛给程文浩一个大难题。他问,你对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看法?
程文浩也没想到徐东海会突然问这样的问题,迟疑了一两秒钟后,说,我觉得,上层建筑是一种无形的建筑,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的建筑,跟城建的道理一样,要构建好上层建筑,既要讲究结构次序,也要讲究匠心独运。首先这个次序不能乱,哪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必须按照规矩来。乱了,轻则影响整个建筑的美观,重则危及建筑的安全。与此同时,又要讲究匠心独运,用城建的话说,不能千楼一面,千城一面。譬如说,这次越州领导干部在全省公开选拔,我觉得就是徐书记你匠心独运,对千楼一面的上层建筑来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刚才,杨德水还在为程文浩担心,照这样聊下去,恐怕他是没有机会提实质性的内容了。他来见徐东海的目的,说白了就是跑官要官。省委书记单独接见一名副市长,本来就很意外了,能给的时间绝对不会太久。经验告诉杨德水,即使是市委书记,市长,徐东海一般情况下也只给对方半个小时。他看过表,从谈话开始到现在,已过去十五分钟了,留给程文浩表白的时间,非常有限了。现在,杨德水悬着的心不但放也下来了,而且由衷地为程文浩的机智和灵敏所折服。在短短的时间里,他非常巧妙地把城建工作跟此行的目的关联起来,把话题引到了越州的人事调整上。更值得称道的是,还恰到好处地拍了一下徐东海的马屁。杨德水想,这招穿针引钱的功夫,太值得自己琢磨和学习了。想到这里,他瞄了一眼程文浩后,迅速把目光转向徐东海,看他如何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