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北京召开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表演大会,演出期间,看到《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李希凡。这是位年轻的文艺评论家,1954年,在他大学刚毕业,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时,就年勇敢的站出来批判著名“红学”权威俞平伯,受到的表扬,一时名扬天下。看到他很高兴,就和他谈起了批判《海瑞罢官》的问题,希望他还能像当年一样,站出来批判《海瑞罢官》。不曾想,李希凡婉言拒绝。

    李希凡是搞文艺评论的,他把批《海瑞罢官》理解为写一篇纯粹的学术文章,与吴晗讨论“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还认为要把《海瑞罢官》与1962年的单干风联系起来很难,因为两者扯不到一起。11月间,为批判周扬的文艺思想又找过李希凡,但李希凡认为周扬是自己的上级领导,水平比自己高,所以也没有按的要求去做。

    非常生气,下来后对人讲:“哼,小人物变成了大人物,就失去朝气c锐气了!”

    在北京又找了几个人批判吴晗的《海瑞罢官》,都被拒绝了。于是,她又找到康生:“你那里有懂文艺的好笔杆子吗?思想和政治上都要非常可靠的。”

    康生一连提了几个,其中就有批判《红楼梦研究》的李希凡,都摇摇头。她说:“这场斗争,可能会引起大的。作者要准备撤职c判刑甚至杀头和被人暗算。所以,作者一定要有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一般的水平是不能胜任这场斗争的。而且这场斗争要向中苏大论战那样有声势和有气魄。”

    康生表示同意,并建议她说:“是的,作者一定要选好。这样吧,你去找一下柯老,他可能会帮上忙。”

    康生说的柯老就是中国政治局委员c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他也是深受倚重的领导人之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