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说的也没错儿,她疼爱儿子,她不乐意和儿子生份了,她看不惯英华太能干,也还是怕儿子吃亏。既然丈夫觉得英华越能干越好,那她还是可以试着去接受儿媳妇的能干。

    第二天儿媳来请安的时候,陈夫人说要和英华一起去柳家,要看看英华是怎么做事的,不光是英华,连李知远都惊呆了:这是他那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娘?

    李大人摸着胡子乐呵呵说:“咱们乡下地方,女人出大门做事的少,英华带你婆婆去见识见识,也让你婆婆在亲戚们面前多个谈资。”

    “哎,”英华答应的极干脆,公公是要婆婆在亲戚面前给她撑面子啊,她连忙就说:“其实不光我舅舅家,五柳镇上出门做事的姨姨婶婶很多的。我明日下午抽个空,带娘到处转转怎么样?沈姐要不要一起去?”

    “带上带上!”李大人反应也快的很,芳龄是不能再像芳歌那样教养了,现在小女儿大部分时间是沈姐带,让沈姐改变观念也很重要。

    英华新婚之后第二次到大帐房,把大小婆婆都带来是个什么意思,柳三娘一看就晓得,她也不多话,和亲家母见过礼,又和沈姐闲话一两句,就自顾自去办自己的事。

    英华把婆婆和小婆婆安置在她那个帐房的里间暂坐,她在外间办事,从坐下去一直到中饭时,不是在看帐,就是有人来回话,一刻都没有歇过。陈夫人和沈姐坐在里间,都没有想到英华是这样忙。一上午进来出去的管事们足有二三十位,男女老少都有,妇人有三四个,少女也有四五个。到中饭时,柳三娘那边的黄莺过来请亲家母到后宅吃中饭,英华陪着婆婆们略走动,一边走一边伸懒腰,显得很疲倦。

    陈夫人甚是体贴,问她:“是不是早上起的太早累了?”

    英华打着呵欠摇头,笑道:“今天的事略多,吃完饭我陪娘和沈姐外头逛逛就好了。”

    二门以内女管事和办事使女们吃饭的地方是个大花厅,柳三娘有心让亲家母见识见识,也不让她和沈姐到隔出来的小单间去,就在外头的大桌上请亲家母吃饭。几菜一汤摆在桌上,份量不少,但是看着跟隔壁桌上小碗小碟是一样的,看上去都是大锅菜,虽然有两样不曾吃过,但是每一样的味道都很不错,不比李家的厨子烧出来的差。

    进来吃饭的女人们大都是高高兴兴的,吃饭都很快,吃完赶着就走了,吃饭略慢的,出门都是一路小跑。间或还有人手里捏着包子过来寻柳三娘或是英华说话。看得出来,柳家不论男女,都很忙,柳三娘先吃完,吩咐英华:“你后头剩的那点我帮你看,你陪亲家母在镇里镇外转转,若是亲家母乐意,陪她去皇城里头转一转。”

    英华连忙站起来答应。柳三娘就和亲家母告个罪,先走了,她一走,好多慢慢吃饭的都赶着扒饭,没一小会这个花厅就空了。因为沈姐总看那些出去的人,英华解释说:“给柳家做事的嫂嫂婶婶们,早上可以晚半个时辰上工,下午也早半个时辰放工,所以大家做事比男人还要快些。咱们每天的事情是有定额的,做完了要早走也使得,她们都掂记着孩子们呢。”

    陈夫人笑一笑,问:“她们有孩子要照管,怎么不在家呆着?”

    “柳家男女同工同酬。”英华微笑道:“柳家包中饭,包四季衣裳,有一个人做事,还包一个孩子上学到十二岁,管事最少能拿一两银子一吊钱的工钱。家里有一个人做事,肯定能过的不错。但是若是两口子都做事,家里少人一个穿衣吃饭,多一个人挣钱的,一年能存两三亩地下来,到孩子大了,多几十亩地少几十亩地,区别就很大了,谁不乐意呢?”

    陈夫人还不怎么,沈姐是真穷人出身,连连点头,说:“我才记得事那会,我家是有几十亩地的,虽然不多,管全家十几口人吃穿足够,还能供我大哥二哥读书,给我大哥娶亲。后来没了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