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个儿子。”
“娘,儿子已经有嫡子了。”
“嗯?”钱氏差点没有反应过来:“你说什么?”
楚域在钱氏身边坐下,轻声道:“浅浅离开时正怀着身孕,您的嫡孙,已经快四岁了。”
“当真?”钱氏又喜又惊,几乎不知道该先问什么了。她前言不搭后语地问:“那孙儿他如今在何处?难不成放在武夷山?阿弥陀佛,你怎么不早说?该早早将他接回来。宁氏走时便怀着身孕,这她当时怎的不说”
老太太问题太多,楚域只好一个一个解释。
宁氏怀着身孕离开,楚域根本不知道,甚至连宁浅知自己,都是到了武夷山之后才发现自己有孕了。毕竟当时她生了楚阳娿不久,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再怀上。后来宁家递了信儿,楚域知道之后立刻就借口去漠北,走到半路上转头去了武夷山,可他不能上山,只好把宁氏接到山下,等到把孩子生下来,他才离开。
知道这件事的,除了楚域之外,就只有老爷子楚山栎和徐州本家族长(儿子的嫡子身份需要家族承认)现在,儿子已经被记在族谱上。只是除了他们三个人之外,外面再也没有人知道。楚域这么要求,不过是怕节外生枝,为了保证儿子顺利长大,可能最近十年,都不可能对外公布他的身份。
老太太听了前因后果,又是感叹又是揪心。
“我可怜的孙儿,一出生便吃那么多苦,都是萧氏这个祸害!”说完之后,又着急地问:“那我什么时候能去瞧瞧他?这些年,娘就盼着你早日回来,生儿育女安安稳稳的。”
“有机会再说吧,母亲,此时必须保密,否则我那孩儿就要有危险了。”
“你说的是。”钱氏同意道。但她还是觉得这不是他不再生孩子的理由,“域儿,宁氏是个好的,为你生了一儿一女,可她去了那地方,怕是再也回不来了。你虽有了嫡子,可一个儿子哪里够?子嗣繁茂才是家族之幸呀。”
楚域摇头:“有这一双儿女,儿子已经满足了。母亲,我知道您是为儿子好。不过我却认为,凡事不可处处求全。如今我儿不能归家,是我这个做父亲的没有护好他,若家里再有了嫡子,那日他回家来,当如何自处?生儿育女,总不能生下来,便不管不顾了。”
“你说的,也是道理。”钱氏也不是个傻的,自然知道要是萧氏真的生了儿子,往后那个孩子回来,怕就没有了立足之地。
她正想着,楚域又道:“何况,也不仅是我儿身份尴尬之由,儿子担心的,却另有其事。母亲,萧氏如何嫁进家门,您也是一清二楚,原本就那样专横跋扈,待哪日生下嫡子,是否这个安国府就要姓萧了?今上宠爱皇贵妃,不顾祖宗法理将太子立为储君,待哪日太子登基,萧氏心大起来,那么安国府该由谁来继承?大哥是否心甘?若真有那一日,只怕楚家,便再无安宁了。”
这一回,钱氏是彻彻底底被吓到了。
她光想着儿子要有继承人一事,却未想到远处去。
萧氏如今还算乖巧,但到底膝下只有两个闺女,其中一个还是见不得人的。可她本身并不是个规矩的女人,否则也不会强硬地嫁入楚家门了。
若当真有一日,被她得了嫡子,那她自然想要自己的儿子继承安国府了。那时候太子登了基,萧氏倚仗着皇太后和皇帝做靠山,硬要四房承嫡,谁还敢说各不字?那时不光是宁氏生在外的嫡子,她的嫡长孙楚天阳,又该如何自处?
楚天阳,那可是她的心肝肉呀,要是他被夺了世子之位,自己这个老婆子,怕要跟人拼命的。钱氏一阵后怕,连连后悔自己头脑昏聩。“域儿,你说得对,萧氏,萧氏是万万不可让她生下嫡子的。”她紧紧抓着儿子的手,道:“多亏你聪慧孝顺,否则娘就要干蠢事了。哎,都是娘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