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近来,网络上流传着一份毁尸灭迹的方法,声称能完美犯罪,只要处理掉尸体,凶手便可高枕无忧了。且不说这有违法规,也不说能否成功,单说遗留的证据就一大把,正如法医们秉信的一条宗旨:“凡是来过就一定会留下东西”。

    2009年,南宁举办国际民歌节前一个月,市郊的一个胶带厂有人来报案,说是一个叫李海丽的女员工失踪了。据民警了解,李海丽失踪前一晚在厂里上班,与其同班的除了门卫,还有一个男员工,名叫张生。胶带厂的负责人因找不到人,因此查看过胶带厂里里外外的监控录像,但却发现李海丽前一晚进厂后就没有再出来,可他们找遍了胶带厂也不见人。

    光从监控录像来看,门卫可以排除嫌疑,张生则嫌疑最大,可惜厂房车间内部没有摄像头,谁都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李海丽从车间内消失了。一般失踪案用不着法医,寻人靠的是民警的力量,以及各种电子科学技术,可这一次情况不一样,李海丽进了车间就没出来,那车间一定有名堂,因此刑侦技术人员必须去看一看。

    遗憾的是,失踪案报得太晚,胶带厂的负责人查看监控路线时已是两周后,等我赶至胶带厂车间,那里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不仅地板换了板砖,连墙壁也被戳掉了一层,重新粉饰过了。这样一来,线索就中断了,但这样大工程地打扫现场,也让张生的嫌疑更大。

    民警后来了解到,张生是胶带厂的一个主任,平时也负责后勤,一周前他申报翻修车间,厂里本来也有那个打算,于是就批了下来。原本翻修项目计划是一个月后执行,可张生催促了几次,项目就提前了。无奈的是,大家对张生有所怀疑,却苦无证据,光是靠监控录像当证据,也不一定有用——因为张生狡辩说胶带厂车间有一个监控死角,当晚张丽从侧门出去了。

    经过核对,张生说得没错,监控器确实有死角,如果张丽有意避开,她确实能不被监控器拍到。身为法医,当然是不信那些说辞的,任你巧舌如簧,证据却不会作假。可惜,我在胶带厂的车间里地毯式搜寻,一块地方细究半小时,这样走走停停一整天,仍是毫无线索,而清理掉的旧搬砖早就不见了。

    侦探小说里的完美犯罪能靠清理现场办到吗?

    有时候,读者是以上帝的视角来看故事,总觉得凶手很笨,为什么会留下线索被人逮住,可他们却不知道,再精明的凶手还是会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情绪激动,进而忽略掉一些细节。有时候,法医也一样,我们不能像读者那样,以上帝的视角来勘查案发现场,往往有些线索会被忽略掉,因此才需要反复勘查,一次找不到,再找第二次。

    那么,我一遍又一遍地寻找,最后找到了什么证据呢?

    没错,胶带厂的车间翻修过了一遍,初看似乎所有的东西都被动了,就算没动过也洗过了。在第3次勘查现场时,我抬头看了天花板,那是唯一没有改过的地方,只是被洗过了。于是,我找来了长梯,一个人爬上去,脖子都仰酸了,好不容易才发现被洗过的天花板留下了抹布抹过的痕迹,那痕迹呈淡黄色,就像不干净的抹布擦玻璃窗留下的印痕。

    抹布的痕迹有什么奥秘吗?对侦办案子有用吗?

    胶带厂的车间并不小,地板和天花板相距三米多,即使李海丽真的在车间被杀害,她平躺着被割断颈动脉,血液高速喷溅的话,这样垂直的喷射方式也不一定能触及到天花板。当然,我也不指望能从天花板找到血液,抹布留下的痕迹也跟血液无关。要说的是,那些淡黄色的东西是油状物,我寻思了一下,端详那些黄色油状物,眼睛就亮了起来,因为天花板上的东西是人油!

    胶带厂车间有个化工焚化炉,如果李海丽被张生杀害了,那么毁尸灭迹的最好途径就是把尸体丢进去。化工焚化炉在案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