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代初,中国公安科技百废待兴,法医物证技术更是设备简陋c技术单一,只能看看细胞,查查血型,根本无法直接认定嫌疑人。dna在中国首次用于实际案件检验,那是在1989年9月,之后一个叫叶健的人研究出两步裂解法,在强奸案及强奸杀人案件的侦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dna技术和检验标准是在2001年后才渐渐普及的,真正于全国范围内将dna技术用到刑侦中,也是在那之后。
如果我没记错,2006年9月29日,南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三基”工程建设的dna实验室才正式亮相。事实上,当时这个dna实验室已有4年的成长过程,南宁市公安局利用dna检验技术破获的首起案件,是在2002年6月底。那时候,刑科所只有一套dna检验设备,两名dna检验员。
话说回来,我们提取麻绳的dna后,立刻与姚大勇儿子的dna样本做检验及比对。一开始,姚大勇的儿子并不同意采集他的dna样本,以为我们要陷害他,在知道这能排除他的嫌疑后,他才欣然应允。
在很多罪案剧中,技术人员总是把沾有样本的棉签头往试管里一丢,摇一摇然后送到机器上去,电脑屏幕上马上就能弹出一个硕大的比对结果“atch”(符合),但那些都是戏剧化的描述。其实,仅仅是检材的提取,就是极其繁琐的环节。试验时,法医们拿起剪刀,将携带检材的物件剪成小片放入离心管,进行分离纯化,然后对dna片段进行扩增,最后进入dna图谱分析。一套流程走下来,至少要花费12个小时。如今,为满足侦查办案的实际需求,鉴定时限已由原先的30个工作日转变为3c5天。若换作以前,等一个鉴定结果能把人等死。
几天后,我们从dna实验室拿到了结果,可却出人意料。麻绳上的dna除了死者的,还有另一个人的,可那个人并不是死者的儿子。如此一来,姚大勇的儿子被证明是清白的,可凶手是谁呢?谁还能自由出入姚家?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