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些“内鬼”还真是心狠手辣。这一次,这些“亲政府”的势力不仅仅是想部落内的“传统势力”一举连根拔起,甚至还想“斩草除根”,嗯,萨瓦尔部落内的一场血腥内变就要开始了。

    让范红卓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此时坐在楼上的那个哨兵居然抱着枪猫身在楼顶的避风处,这样一来,虽然这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家伙能够躲在楼顶的角落里避开直吹而来的夜风,却也使得自己这个哨兵本该具有的作用根本发挥不了。这个正在避风的家伙根本没有注意到几个身影正趁着夜幕的掩护向自己扑来。从他所处的位置是根本注意不到三个“黑影”正扑向自己而来。

    噗,一声轻微的枪响,就在哨兵试图想要站起来的时候,一颗火热的弹丸却是飞旋而来,直接敲开了这个慵懒着躲避夜风的哨兵的脑袋。血雾伴随着脑浆在夜空中弥散,17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将这个家伙的脑袋直接打爆成了个烂西瓜。脖颈以上完全碎散了,破烂的脑袋就跟个瘪气的篮球样,只不过多了点红白之物而已。随着无头尸体的倒地,“清除!”,从盗频电台内,范红卓听到了敌人用英文发出的呼叫。这是清除了哨兵的意思。

    三名突击队员迅速地将折叠梯放开c架上,然后迅速地冲上这座类似于庄园性质的建筑围墙上。就在这个时候,枪响了。

    一名晚睡的武装分子发现了情况的不对劲,趴在窗口观察情况的他发现了翻墙而来的几名“黑衣人”,一支老旧的“莫辛纳甘”打响了反击的第一枪。正式名称是莫辛一纳甘1891式步枪的“莫辛纳甘”是俄国人在1891年所生产的,当时法国率先采用了使用无烟药枪弹的1886勒伯尔步枪,欧洲国家群起效仿,沙俄也决定设计一种类似的新型连发步枪,来代替老式伯丹单发步枪。俄国陆军上尉谢尔盖伊万诺维奇一莫辛设计出一种76毫米样枪,和比利时设计师列昂纳甘设计的889毫米样枪一起成为候选方案。

    经试验,征选委员会决定取两者所长,以莫辛的方案为基础,但供弹系统改用纳甘的设计,最后所确定的方案被称为莫辛一纳甘步枪。这种步枪在1948年停产,多种型号的莫辛一纳甘步枪作为俄队和苏联红军的制式武器,服役期长达六十年,并被中国c芬兰c匈牙利c波兰c朝鲜和其他一些国家使用。该枪在二十世纪几乎每一场战争中都能看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c苏联内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c朝鲜战争c越南战争c阿富汗c格林纳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莫辛纳甘”步枪生产数量超过数千万支。直到现在,这种百年高龄的步枪仍然活跃在战场上,目前虽然各队中已不再装备该枪,但诸如阿富汗的部落武装中还有大量的这种武器。

    莫辛一纳甘系列步枪与毛瑟步枪系列c李一恩菲尔德步枪系列等其他同时代同类军用步枪相比,其枪机设计显得较为复杂,它的设计粗糙而且过时,整体的操作感觉也比这些步枪笨拙。但其优点是易于生产和使用简单可靠,这相对于工业基础低c士兵教育程度低的部落武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不过毕竟是老枪了,这种被中国人称作是“水连珠”的步枪在打出第一发子弹时,就偏离了目标。

    啪嗒,这一声枪响打破了部落的平静,三名“黑衣人”发现抵抗者不过是使用“莫辛纳甘”老式步枪的没有经过完善训练的武装分子之后,并没有太多的惊慌。而是迅速地跃下墙来,手里的ak一74突击步枪便是一通急促的扫射。

    手拉栓动的“莫辛纳甘”不由于射速慢,故而根本无法形成压制火力,毕竟是百年老枪了,谁也抵挡不了一百多年来的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ak一74突击步枪射出的4毫米子弹噼里啪啦的扫射过去,在土墙上溅起一阵的尘烟。此时就仿佛是历史的一个玩笑,百年前的帝俄造老式步枪和1974年才亮相红场阅兵的苏军制式自动步枪之间的对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