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
贷:投资收益
(10)分析调整“营业外收入”。先假设本期发生的营业外收入均为现金收入,即“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项目,以及“营业外收入”项目的有关明细账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
贷:营业外收入
(11)分析调整“营业外支出”。先假设本期发生的营业外支出均为现金支出,即“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项目,以及“营业外支出”项目的有关明细账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贷: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的现金净额
(12)分析调整“所得税”。先假设列入本期损益表中的所得税均已实际支付,然后再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jiāo税金应jiāo所得税”项目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
贷:支付的各项税费
(13)分析调整“短期投资”。对于“短期投资”项目,由于现金流量表设计时是按“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和“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单独列示的,因此,应分析其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分别进行调整。调整分录如下:
调整借方发生额:
借:短期投资
贷: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调整贷方发生额:
借: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贷:短期投资
(14)分析调整“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通常与销售商品有关,与期初余额相比,期末“应收票据”增加,表明本期销售的部分商品本期没有收到现金,而原来在调整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时,是假定其全部已收到现金的,因此要冲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反之,若期末“应收票据”减少,表明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中有一部分是前期销售的,而前期销售的这一部分商品的收入并未在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中体现,因此要增加“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当然如果存在应收票据贴现,由于票据贴现一方面使得“销售商品所收到的现金”减少,另一方面增加了财务费用,而原来在调整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经营xìng费用”时,是将其计入“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对于这部分贴现金额,企业并未实际支付现金,因此要从“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予以冲回。调整分录如下(应收票据增加时作相反分录):
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应收票据贴现部分)
贷:应收票据(余额的净减少)
(15)分析调整“应收账款”。“应收账款”通常与销售商品有关,与期初余额相比,期末“应收账款”增加,表明本期销售的部分商品本期没有收到现金,而原来在调整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时,是假定其全部收到现金的,因此要冲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反之,若期末“应收账款”减少,表明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中有一部分是前期销售的,而前期销售的这一部分商品的收入并未在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中体现,因此要增加“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当然如果存在坏账核销,由于坏账核销部分是冲减“坏账准备”的,而在调整“坏账准备”时,通常是将其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全部计入“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