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史已经形成了具体的见解。他全身心投入工作,两年后(1937年)完成了著作的初稿。这部著作出版发行时(1940年),引起了学术界巨大的兴趣,被一致认为是奠基xìng著作(grundlegendeswerk)。[10]观点的新颖,特别是资料的安排,对拜占廷国家发展史的观察方法他以这种方法考察了拜占廷国家几个历史阶段上内部政治(经济、社会、行政、军事、教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与外部政治的相互影响受到特别的重视。他在资料使用上的准确xìng,介绍外国学者观点时所达到的客观xìng,叙述上的紧凑,文辞上的简约和优雅,都受到赞誉。

    在1952年第二版、1963年第三版中,作者得暇对此书进行了仔细修改。他参考众多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新观点,对全书进行了重要的修改、完善和补充。他个人的研究使他注意到这些学者的成果。他对专家们对书中涉及的主题表达的不同看法作出了评论,接受了其中的一些观点,对另一些观点在讨论后则没有接受。在战后的岁月中,他完成了研究拜占廷封建制度的重要著作,提出并精炼了他的观点,[11]还完成了关于军区制(thema)、[12]拜占廷城市、[13]拜占廷-斯拉夫关系的研究著作。[14]所有这些成果都在他的这本著作的新版本中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挥和阐述。但是,正如他在德文第三版前言中所说,需要进行重大修改的念头经常萦绕在他的心头。然而,这样的修改是有其局限xìng的,虽然他准备出版一个新版本,但他本人无法改变著作的基本构造。如果奥斯特洛格尔斯基是在55岁而不是35岁完成《拜占廷国家史》,会是什么样子?对于这个问题,试图得到答案是徒劳的。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对于每一位拜占廷学研究者,这部著作已经成为必备的参考书,“标准xìng的著作”(standardwerk)和“枕边书”(livre de chevet)。[15]

    奥斯特洛格尔斯基的成功,大致是与拜占廷研究的巨大发展是同时的。中世纪史中的这个被遗弃的、在一定形式上难以理解的学问分支,只是在本世纪下半叶,才在历史学科中找到它的位置。奥斯特洛格尔斯基的著作,特别是他的《拜占廷国家史》展示了拜占廷帝国在世界历史中的意义,揭示了拜占廷社会和意识形态的独特xìng,说明了它在南部斯拉夫各族生活中的作用,大大地影响了当今世界对拜占廷帝国的认识,在广泛的程度上,在各阶层的人们中,扩大了对拜占廷“现象”的兴趣。这一点在南斯拉夫境内尤为明显,他活跃在这片土地上近50年之久。他作为教授、学术研究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以及研究所出版物的顾问,[16]加强了拜占廷史研究与这个民族的历史和中世纪技术史研究之间的联系,打开了国际思想jiāo流的宽敞的大门,在国际学术界组织了塞尔维亚史的编纂。

    奥斯特洛格尔斯基对材料的掌握、领悟能力,思想的敏锐,在整体事物中对本质事物的判断力,是他每一项成功的学术研究的基础素养。他所具备的这些先决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是许多同代人所不具有的,但是,我认为,尽管如此,仅以这些条件还不能解释奥斯特洛格尔斯基著作的质量,也不能解释其研究范围,更不能解释其统一xìng。他作为学者的人格特点,还表现在更客观的学术研究中。奥斯特洛格尔斯基的著作展现出的独具一格的特点,是稳健、有条不紊、冷静而从容的批判力,节制适度而避免言过其实,从来不乏雅致(urbanitas)这是他的著作的特点,也是日常生活的特征。他从不匆忙行事。对于生活和学术研究中的每一件事,他处理起来都稳健扎实,有板有眼。对他来说,写作是件十分耗费心力的事情,虽然他能在办公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他曾说过,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