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批判。1.革命xìng: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在诸多方面并行不悖甚至相互支持;因此,现代化并不具有革命xìng或曰根本xìng,而是具有较强延续xìng。2.复杂xìng:现代化可能仅仅在某些方面发生巨变。3.系统xìng:现代化某一方面的进步可能与另一方面的进步毫无关联。4.全球xìng:现代化只是西方的独特现象。5.长期xìng:后出现的现代化国家可以凭借革命手段或借鉴早先现代化社会的经验和技术,从而缩短现代化时间。6.阶段xìng:由于后出现的现代化国家可能缩短现代化时间,因此传统现代化理论家设想的现代化阶段可能被跨越。7.同质化:现代化可能强化每个社会的不同特征。8.不可逆:现代化可能是一种历史循环。9.进步xìng:现代化具有诸多消极影响,从整体上讲不具有进步xìng。
迄今为止,诸多学者认为,现代化缘起于西欧和北美,继而扩展至其他地区,是一个历史过程和一种进步趋势,体现在诸多领域。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具有全球xìng、阶段xìng和全面xìng。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浪潮中概莫能外,因而现代化具有全球xìng。现代化是一个长期xìng的转变过程,故不可避免地带有阶段xìng。由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诸多方面尖锐对立,所以现代化又呈现出全面xìng。在经济层面,从农本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即工业化,从自给自足到互通有无即市场化是其主要内涵。社会现代化则主要指城乡联系加强、闭塞状态消失、城市化进程以及职业流动。在政治层面,通常表现为民族国家的建立、官僚体制的形成、政治参与的扩大与依法治国的原则。此外,现代化还表现在意识形态层面。但是,少数学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对现代化的内涵和意义持有不同看法。
印度学者A.R.德赛在《现代化概念有重新评价的必要》一文中指出,诸多学者将“现代化”这一概念不加区别地广泛使用,认为西方的价值观和制度具有普适xìng,发达社会已经成功实现转变而其他社会可能具备也可能不具备实现这一转变的能力。作者认为,尽管现代化的核心过程也许具有普适xìng,但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与内源xìng现代化国家不同,而且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也有差异。埃及学者盖拉尔A.阿明在《依附xìng发展》一文中批驳当时盛行于西方并被联合国所采纳的“现代化”概念。作者认为,西方人所创造的这一词汇仅能表明西方社会的一种独特历程,绝不具有普适xìng,不应成为欠发达国家的追求目标。关于当时欠发达国家的所处历史时期,作者非常悲观,他认为当时欠发达国家既没有出现发展,也没有出现现代化,仅仅是遭遇异质文明的入侵并在损失惨重之后向这种拥有优越感的文明屈膝投降而已,因此作者甚至质疑官僚机构的完善、知识的迅速增长、城市化水平提高等是否具有价值。土耳其共和国当代思想家法图拉葛兰在其《迎向失落的天堂》一书中指出,现代化并不等于文明化。文明化是指一个社会共同体在创新社会制度、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提高精神境界,即坚定信仰、保持爱心、拥有热情和敢于担当。他认为,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并未消除由精神失落导致的唯利主义和野蛮屠杀等恶劣现象,所以并未实现文明化。同样的,长期效法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土耳其共和国,更不可能实现文明化。法图拉葛兰所强调的“文明化”,实际上指融合传统、兼顾精神、全面和谐的“现代化”。
二、语言文字
语言是传递情感和信息的重要媒介,其表现形式有语音、文字、符号、图案、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等。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换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