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代教育,创办新式学校多达1万所。始建于1859年的文官学院,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成为奥斯曼帝国知识界的中心所在和滋生新思想的温床。伊斯坦布尔大学也称达尔法农(Darülfünun),创办于1900年,是奥斯曼帝国和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第一所本土化的现代高等学府。另据1908年的官方统计,奥斯曼帝国共有师范学院31所,分布在首都和诸多省区。

    19世纪末奥斯曼帝国战争部,后成为伊斯坦布尔大学校园  作者点评:

    西方世界对于奥斯曼帝国的冲击,不仅表现为战争的威胁,而且表现为贸易的扩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无疑是农本社会和传统文明的物质根基。进入19世纪,西方世界的贸易扩张导致亚非欧大陆中央地带的经济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货币关系的扩大、地租形态的转换、农作物结构的调整、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传统手工业的衰落、现代工业的兴起、蒸汽船和铁路的引入、西方现代政治思潮的传播,奥斯曼帝国传统文明的冰山开始出现溶化的迹象。

    * * *

    [1] 路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第482页。

    [2] 路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第141页。

    [3] 路易斯:《中东:激dàng在辉煌的历史中》,第12页。

    [4] Shaw, S. J. & Shaw, E. K., Histo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 Modern Turkey, vol.1, p.235.

    第十章 从青年土耳其党革命到奥斯曼帝国的灭亡

    一、巴尔干起义

    塞里姆三世和马哈茂德二世推行的新政举措以及19世纪中叶的坦泽马特运动,始终围绕着完善中央集权的鲜明主题,旨在强化伊斯坦布尔的专制独裁和遏制地方势力的离心倾向,进而维持奥斯曼土耳其人对于诸多被征服民族的封建统治。在奥斯曼帝国之多元民族构成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成为苏丹统治下的民众反抗专制独裁和争取自由民主的首要形式。

    19世纪的奥斯曼帝国,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错综jiāo织。伊斯坦布尔的苏丹政府始终面临而无法解决的严重问题,是在西方列强的冲击和干预下帝国境内欧洲省区非穆斯林臣民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浪潮。19世纪初,奥斯曼帝国苏丹统治下的东南欧地区,包括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门德内哥罗(黑山)、摩尔达维亚和瓦兰几亚,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00万。

    1804年,塞尔维亚人发动起义,首开东南欧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先河。1806年,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Karaore Petrovi, 17681817年,通称卡拉乔尔杰)领导的塞尔维亚起义军击败奥斯曼帝国军队,攻占贝尔格莱德,迫使奥斯曼帝国苏丹塞里姆三世缔结和约。181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恢复在塞尔维亚的统治权力,实行高压政策。

    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

    1815年4月,塞尔维亚人再度起义,推举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Milo Obrenovi,17801860年)为起义军首领,夺回塞尔维亚大部分地区。同年10月,在俄国政府的干预和斡旋下,苏丹被迫承认塞尔维亚人作为奥斯曼帝国的臣民享有自治的权力,允许塞尔维亚人拥有武装和自行征税。1817年,塞尔维亚召开国民议会,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当选塞尔维亚大公。

    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

    1821年,希腊人发动起义,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是希腊人起义的宗旨。起义首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